克己奉公的反義詞
克己奉公的反義詞列表
-
詞語解釋 損人 [ sǔn rén ] ⒈ ?〈方〉:挖苦諷刺別人。 例 別裝模作樣...[查看詳情]
1 -
詞語解釋 利欲 [ lì yù ] ⒈ ?對(duì)私利的欲望。 引證解釋 ⒈ ?對(duì)私利的欲...[查看詳情]
2 -
詞語解釋 公報(bào)私仇 [ gōng bào sī chóu ] ⒈ ?在公務(wù)活動(dòng)中利用某種優(yōu)勢(shì)...[查看詳情]
3 -
詞語解釋 公報(bào) [ gōng bào ] ⒈ ?簡(jiǎn)明或提煉的公告或通知,其內(nèi)容多為...[查看詳情]
4 -
詞語解釋 監(jiān)守 [ jiān shǒu ] ⒈ ?監(jiān)臨主守;監(jiān)督看守。指監(jiān)督看守的人...[查看詳情]
5 -
詞語解釋 損人利己 [ sǔn rén lì jǐ ] ⒈ ?為自己的利益而使別人受損失...[查看詳情]
6 -
詞語解釋 稱孤道寡 [ chēng gū dào guǎ ] ⒈ ?指居于帝王之位,比喻妄以...[查看詳情]
7 -
詞語解釋 假公濟(jì)私 [ jiǎ gōng jì sī ] ⒈ ?借公家的名義或力量謀取私人...[查看詳情]
8 -
拼音 jiǎ gōng jì sī 注音 ㄐ一ㄚˇ ㄍㄨㄥ ㄐ一ˋ ㄙ 繁體 叚公濟(jì)私 正音...[查看詳情]
9 -
拼音 lì yù xūn xīn 注音 ㄌ一ˋ ㄩˋ ㄒㄨㄣ ㄒ一ㄣ 繁體 利慾熏心 正音...[查看詳情]
10 -
拼音 jiàn lì wàng yì 注音 ㄐ一ㄢˋ ㄌ一ˋ ㄨㄤˋ 一ˋ 繁體 見利忘義 正...[查看詳情]
11 -
拼音 jiān shǒu zì dào 注音 ㄐ一ㄢ ㄕㄡˇ ㄗˋ ㄉㄠˋ 繁體 監(jiān)守自盜 正...[查看詳情]
12 -
拼音 chēng gū dào guǎ 注音 ㄔㄥ ㄍㄨ ㄉㄠˋ ㄍㄨㄚˇ 繁體 稱孤道寡 正...[查看詳情]
13 -
拼音 zì sī zì lì 注音 ㄗˋ ㄙ ㄗˋ ㄌ一ˋ 感情 自私自利是貶義詞。 用...[查看詳情]
14 -
拼音 gōng bào sī chóu 注音 ㄍㄨㄥ ㄅㄠˋ ㄙ ㄔㄡˊ 繁體 公報(bào)私讎 正音...[查看詳情]
15 -
拼音 wén tián wǔ xī 注音 ㄨㄣˊ ㄊ一ㄢˊ ㄨˇ ㄒ一 正音 “恬”,不能...[查看詳情]
16 -
詞語解釋 稱孤 [ chēng gū ] ⒈ ?稱王,稱帝。 引證解釋 ⒈ ?稱王,稱帝...[查看詳情]
17 -
拼音 sǔn rén lì jǐ 注音 ㄙㄨㄣˇ ㄖㄣˊ ㄌ一ˋ ㄐ一ˇ 繁體 損人利己...[查看詳情]
18 -
拼音 tān zāng wǎng fǎ 注音 ㄊㄢ ㄗㄤ ㄨㄤˇ ㄈㄚˇ 繁體 貪贜枉灋 正音...[查看詳情]
19 -
詞語解釋 文恬武嬉 [ wén tián wǔ xī ] ⒈ ?指文武官吏只知貪圖安逸、吃...[查看詳情]
20 -
詞語解釋 利欲熏心 [ lì yù xūn xīn ] ⒈ ?貪欲迷住心竅。 引證解釋 ⒈...[查看詳情]
21 -
詞語解釋 利己 [ lì jǐ ] ⒈ ?只顧自己。 例 利己利人。 英 self-care; b...[查看詳情]
22 -
詞語解釋 自私 [ zì sī ] ⒈ ?只為自己打算,只圖個(gè)人的利益。 例 他有...[查看詳情]
23 -
詞語解釋 自私自利 [ zì sī zì lì ] ⒈ ?只為個(gè)人打算,不顧國(guó)家和別人...[查看詳情]
24 -
詞語解釋 濟(jì)私 [ jì sī ] ⒈ ?謀求私利。 英 serve a selfish purpose; 引證解...[查看詳情]
25 -
詞語解釋 私自 [ sī zì ] ⒈ ?自己偷偷地不讓人知道。 例 私自跑到外國(guó)...[查看詳情]
26 -
詞語解釋 自利 [ zì lì ] ⒈ ?自己得好處。謂只圖個(gè)人私利。 引證解釋...[查看詳情]
27 -
詞語解釋 私仇 [ sī chóu ] ⒈ ?由個(gè)人利害沖突而結(jié)下的仇恨。 例 私仇...[查看詳情]
28 -
詞語解釋 熏心 [ xūn xīn ] ⒈ ?謂心中焦灼如焚。 ⒉ ?迷住心竅。 引證...[查看詳情]
29 -
詞語解釋 貪贓 [ tān zāng ] ⒈ ?舊指官吏受賄。 例 他由于貪贓而入獄。...[查看詳情]
30 -
詞語解釋 見利忘義 [ jiàn lì wàng yì ] ⒈ ?只圖一己私利,而置道義于...[查看詳情]
31 -
詞語解釋 監(jiān)守自盜 [ jiān shǒu zì dào ] ⒈ ?見“監(jiān)主自盜”。 引證解釋...[查看詳情]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