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平江人,號蕙齋居士。尚書胡元功女,長洲黃由妻。善畫梅竹小景,精琴工書,詩文可觀,時人以比李清照。
-
(1231—1312)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善甫,號四如。黃績子。度宗咸淳七年進士。授國子監(jiān)簿,未赴。宋亡,更名淵,字天叟,號韻鄉(xiāng)老人,教授鄉(xiāng)里以終。有《四如講稿》、《經(jīng)史辨疑》、《四如文集》。
-
字德純,南海(一作歙)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理宗紹定中前后在世。少苦學登第。為德清縣簿。嘗謂士大夫蒞官臨民,不明九章則無以斷疑。后除大理評事。累官書郎。善璙著有自警編九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
釋云居西,生平不詳,與釋慧暉有交(宋了廣《自得暉禪師語錄》卷五)。
-
嵊縣令,失名。高宗紹興間知嵊縣,與縣丞曾協(xié)有唱和。
-
金漢臣,嘗知婺源縣(《桐江續(xù)集》卷一六《送金漢臣明府徐蜚英贊府還婺源》)。
-
費士戣,字達可,廣都(今四川雙流東南)人。第進士。寧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罷潼川轉(zhuǎn)運判官奉祠(《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四六)。起知夔州。事見清道光《夔州府志》卷二三、二四。
-
劉能,太祖開寶初官左補闕(《詩話總龜》前集卷一六)。
-
湖州歸安人,字翼中,號無求子,又號大隱翁。哲宗元祐三年進士。工醫(yī)術(shù),尤深于傷寒。壯年辭官居西湖,著書釀酒?;兆跁r,起授醫(yī)學博士。坐書東坡詩,貶達州。后以宮祠還。有《北山酒經(jīng)》、《類證活人書》。
-
劉彥祖,徽宗宣和中以朝請大夫知撫州(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
-
陳清,字晦之,閩縣(今福建福州)人。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一○○八)進士,官蘄州司理,終惠州歸善令(《淳熙三山志》卷二六)。
-
馮開元,號普慈,眉山(今屬四川)人(《東林山志》卷二二)。
-
東必曾,字孝先,號潮原,杭州(今屬浙江)人。月泉吟社第二十七名,署名陳柔著。事見《月泉吟社詩》。
-
鄭有年,理宗寶慶時福建人(《宋詩紀事補遺》卷六七)。
-
袁立儒,號溪翁,建安(今福建建甌)人。理宗時提點兩浙刑獄(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四)。累除大宗正丞(《蒙齋集》卷八)。
-
王得益,真宗朝人(《天臺續(xù)集》卷上)。
-
胡揆,字少卿。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通判襄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五之一六)。神宗時知通州軍,遷都官員外郎、梓州路提刑(《公是集》卷三○《屯田員外郎胡揆除都官員外郎》)。熙寧六年(一○七三),為太常少卿、知海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四六)。
-
楊祖堯,字述甫,長溪(今福建霞浦)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進士(《淳熙三山志》卷三○)。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為秘書郎,除著作佐郎,次年,遷秘書丞。十五年,知信州(《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
-
張孺子,字全德,東莞(今屬廣東)人。衡(淳祐間進士)子。事見《東莞詩錄》卷二。
-
婁乾曜,一作乾德(《方輿勝覽》卷一九),嘉興(今屬浙江)人。機祖。官將仕郎,贈少保。事見《攻愧集》卷九七《婁公神道碑》。
-
邵忱,字本忠,上元(今江蘇南京)人。鄉(xiāng)貢進士(《金陵詩徵》卷五),與蘇唐卿同時(《費縣志》卷一四上)。
-
李撫辰,鄞縣(今浙江寧波)人。仁宗慶歷六年(一○四六)進士(清乾隆《鄞縣志》卷九)。嘗知明州(《延祐四明志》卷一八)。
-
洪州南昌人,字立之。舉進士。調(diào)陽朔主簿。薦補桂州司法參軍。累遷國子博士、知南安軍,擢廣南東路提點刑獄。為益州路轉(zhuǎn)運使,時三司歲市上供綾錦、鹿胎萬二千匹,乃奏稱蜀民困憊,得蠲其數(shù)之半。除江淮發(fā)運使,召為三司鹽鐵副使,因御史劾,罷知宣州。累官至光祿少卿,分司南京,改少府監(jiān)卒。喜藏書,多至萬卷,江西士大夫家鮮有及之者。
-
醉客,失其名,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曾于臨安向一科舉失意士人索酒。事見《夷堅志·三志壬》卷五。
-
王誨,字規(guī)夫,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明正德《姑蘇志》卷三)。神宗熙寧三年(一○七○)為群牧判官,上《群牧司編》十二卷(《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一一)。四年,為司勛郎中、度支判官(同上書卷二二六)。六年,知蘇州。七年,引嫌去職(《姑蘇志》卷三)。
-
葉福孫(一二○一~?),字君愛,號蘭坡居士,三山(今福建福州)人。早年以寒士應辟,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歸,時年六十五。工詩、畫,尤善琴。事見《桐江續(xù)集》卷三三《葉君愛琴詩序》。
-
趙及甫,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宋宗室(《宋史·宗室世系表》一九)。曾應鄉(xiāng)試首薦,與華岳多唱和。
-
張日損,臺州天慶觀道士,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九)以禮遣至闕,辭疾不起(《嘉定赤城志》卷三一)。
-
釋如勝,號佛燈。住臺州瑞巖寺。為南岳下十五世,凈因繼成禪師法嗣?!都翁┢諢翡洝肪硪黄?、《五燈會元》卷一二有傳。
-
史化堯,曾知寶慶府。有《十詠西湖》詩,已佚(《永樂大典》卷二二六三引《輿地紀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