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唐詩》收詩1首,小傳云為“池州鳳凰山道士”,并記其夢陰真君事。按趙自然,本名王九,太平州繁昌(今安徽繁昌)人。13歲入青華觀為道士。傳云嘗夢見陰真君,與其柏葉一枝,食后,遂絕粒不食。知州王洞奏上其事。宋太宗召其赴闕,親問之,為改名自然。后放歸。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復召至闕下,不久以母老求還。事跡詳《宋史》本傳。《全唐詩》收作唐人,系沿《萬首唐人絕句》卷九九之誤。
-
(772—?)約于德宗貞元初任延陵令,十二年(796)中博學宏詞科。生平事跡散見《唐摭言》卷四、《唐詩紀事》卷五〇?!度圃姟反嬖?句?!度圃姟酚终`以李延陵另立目。
-
李景良(?—1128年),宋朝將領,宗澤部將。建炎二年(1128),金將粘罕占據西京,與宗澤對峙。宗澤派遣李景良、閻中立、郭俊民領兵前往鄭州,和金兵相遇,雙方大戰(zhàn),閻中立戰(zhàn)死,郭俊民投降,李景良逃跑。宗澤抓回李景良,對他說:“戰(zhàn)而不勝,罪可以饒??;私自逃跑,這是無視主將?!睂⑺麛厥滓跃鋵⑹俊?
-
名或作清。唐京兆杜陵人。玄宗朝,官至左金吾將軍。安史亂中,曾避地廣陵。能歌。自為詩云:“三世掌綸誥,一身能唱歌。”顧況曾以詩贈。大歷歌人張紅紅即得其真?zhèn)鳌?
-
生卒年不詳。玄宗天寶十二載(753)進士及第。蕭穎士門人。蕭赴東府,門人12人相送,愕作《送蕭夫子赴東府得往字》。事跡略見《唐詩紀事》卷二七。《全唐詩》存鄭愕詩1首。
-
唐相劉光謙,生于公元682年,精通尚書、春秋,唐玄宗開元六年戊午進士及第(即公元718年),李隆基皇帝贈左正朝奉大夫賜魚符袋;后拜兵部左侍郎、起居舍人、兵部尚書,位列亞卿、宰相,新舊唐書立傳。與李白、杜甫、張果老同時人,開元二十六年學士院設立后為翰林學士之首,統(tǒng)領集賢院智囊團,深得玄宗器重,自署《幕阜八景》,主編合著有《御刊定禮記月令》等。德宗元年(公元780年)間,公無疾圓寂成仙,享壽98歲,按升仙故禮規(guī)安養(yǎng)于長慶寺東側塔山風水寶地,稱之“仙人墳”。
-
常州(今屬江蘇)慶亭儒家之女。懿宗咸通以前在世。嫁三史嚴灌夫為妻,同歸蘄春。經十余年無子嗣,嚴乃拾其過而出之。登舟時,以詩訣別。嚴覽詩凄感,遂為夫妻如初。事跡見《云溪友議》卷上。《全唐詩》存詩1首。
-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代宗廣德元年(763)在宣州,與袁傪等唱和。其后行跡無考。事跡散見獨孤及《賀袁傪破賊表》、袁傪《東峰亭同劉太真各賦一物得垂?jié)咎佟返??!度圃姟反嬖?首。
-
趙驊(?-783年),一作趙曄,字云卿,唐朝鄧州穰(河南南陽)人。祖先是天水人。父趙敬先,官殿中侍御史。趙驊性孝悌,善寫文章,《唐摭言》稱他“才美行純”,與殷寅、顏真卿、柳芳、陸據、邵軫友好。開元二十三年,舉進士,同榜有蕭穎士、李華,又連擢科第,補太子正字,累授大理評事。后貶北陽尉。當時河東采訪使韋陟很看重他,聘為賓僚。安祿山攻陷陳留時,投降安軍。乾元年間,因罪再貶晉江尉。官至秘書少監(jiān)。建中四年(783年)冬,爆發(fā)涇原兵變,趙驊逃匿于山谷中,不久卒。追贈華州刺史。有子趙宗儒。
-
王劭,生卒年不詳,隋代并州晉陽(今太原南郊)人。史載,他自幼喜沉默,寡言語,酷愛讀書。少年時代即以博聞強記知名。北齊時尚書仆射魏收辟與祖孝徵、陽休之等成名學士、官吏,經常在一起論古道今,有所遺忘,或是模糊之處,便向王邵詢問出處。王劭每問必答,毫不匆忙。查出對照,半點不差。
-
孔溫業(yè)(?─857):孔子的第38世孫。字遜志。籍貫不詳。唐冀州[一說兗州曲阜(今山東曲阜)]人??钻?。唐穆宗長慶元年(821)登進士第。唐文宗大和六年(832)任御史,歷禮部、吏部二員外郎。開成元年(836)兼知制誥,二年參預校正石經。唐宣宗大中初任御史中丞,四年(850)任吏部侍郎。不樂居朝,求外遷。五年出任宣歙觀察使,八年入朝,歷檢校戶部尚書,兼太子賓客,十一年分司東都。約未久卒。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度圃姟反嬖?首。
-
[唐](公元七七二年至八三六年)字見之(一作建之),趙州(舊唐書作趙郡)人,李端之子。生于唐代宗大歷七年,卒于文宗開成元年,年六十五歲。工詩,第進士及宏辭。累遷太常博士。寶歷初,(公元八二五年)以兵部郎中,知制誥,進中書舍人。出為華州刺史。歷吏部侍郎。為人簡儉寡欲,時望歸重。虞仲著有制集四卷,《新唐書藝文志》及詩,傳于世。
-
[唐]京兆高陵(今陜西高陵)人。中宗時(七0五――七0七)為戶部尚書。工正書。王光庭所撰唐延安縣幽堂碑,為其所書。《唐書宰相世系表、金石錄、唐詩紀事》
-
吳興武康人。姚南仲父。能詩,曾從蕭穎士游。玄宗天寶間應進士試,十上而不第。棄而入隴西節(jié)度使哥舒翰幕府,積功至右領軍衛(wèi)將軍。
-
武翊黃,[唐]字坤輿,河南緱氏(今河南偃師南)人。官大理卿。工正書,長慶元年(八二一)白居易所撰唐張誠碑,為其所畫?!√茟椬谠驮辏?06)丙戌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二十三人,考官:禮部侍郎崔邠。試題為《山出云詩》等。武翊黃為宰相武元衡之子,才學驚人。曾三試獨占鰲頭。人稱"武三頭"。入仕后于大和年間官至大理卿。晚年為美色所惑,為美妾而虐待發(fā)妻盧氏,犯眾怒。雖然宰相李紳為其辯解,然仕途政敵甚多,不容于朝,流落他鄉(xiāng)至終。武翊黃善書法,尤工楷書。長慶元年(821),白居易所撰張諴碑即其所書。
-
字伯揚,宋代文人,濠梁(今安徽鳳陽)人。
-
唐趙郡人。德宗貞元十一年登進士第。憲宗元和間,累官戶部員外郎。十一年,自戶部郎中授湖州刺史。十四年后,改蘇州刺史。能詩。
-
于允躬,一作于允躬。唐京兆長安人,于邵子。尹躬于代宗大歷中登進士第。憲宗元和二年(807)任中書舍人,六年知貢舉,五月坐弟皋謨罪貶洋州刺史,未幾卒。
-
馬湘,字自然,浙江杭州鹽官人(海寧)。唐代云游道士。出生在小官吏的家庭,祖輩當過文書師爺之類的小吏。唯有他從小喜歡經史,鉆研文學、醫(yī)術。后來子承父業(yè),也當過一個縣官下面跑腿的小官。最后因機緣巧合從道。
-
裴淑,唐代著名詩人元稹繼妻。約生活于唐順宗永貞至文宗太和(805~835)年間。字柔之,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出身士族,有才思,工于詩。稹官遷會稽(今浙江省紹興),賦詩相慰淑《初除浙東,妻有阻色,因以四韻曉之》:“嫁時五月歸巴地,今日雙旌上越州。興慶首行千命婦,會稽旁帶六諸侯。海樓翡翠閑相逐,鏡水鴛鴦暖共游。我有主恩羞未報,君于此外更何求?!焙筮w長安再調武昌,淑難同往,稹又賦詩,詩云:“窮冬到鄉(xiāng)國,正歲別京華。自恨風塵眼,??催h地花。碧幢還照曜,紅粉莫咨嗟。嫁得浮云婿,相隨即是家?!笔缫嘧髟姶鹬?。
-
謙光,五代南唐詩僧。一號法眼,金陵(今南京)人。素有才辨,元宗以國師禮之。行無羈檢,尤嗜酒食肉。顯德中,作賞花詩諷及時事?!段宕费a》收其賞花詩一首,《全唐詩》據此收錄?!度宕姟肥掌湓娙?。但宋人多稱其賞花詩實為文益詠牡丹之作。謙光事跡又與謙明相近,疑《五代史補》所記,即據此二人事跡傳聞附會而成。
-
邢州鉅鹿人。約武則天至玄宗初在世。曾自御史謫為山陽丞,為詩以自傷。后累官至吏部員外郎、中書舍人。
-
德宗貞元間進士。曾與焦郁、裴澄同時應進士試?!度圃姟肥掌涫≡囋姟洞涸啤?首。事跡據《文苑英華》卷一八一收三人詩考知?!读谠肪硪哗枴多嚲怪尽份d鄧某曾祖鄧倚,南陽(今屬河南)人,曾官建州浦城令,約于玄宗初年在世,應為另一人。
-
邢象玉,生平無考。明高柄《唐詩品匯》卷二收作初唐人?!度圃姟肥掌洹豆乓狻吩?首,出《文苑英華》卷二〇五。
-
朱子奢(?—641年)字不詳,蘇州吳人。生年不詳,卒于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善文辭,通春秋。隋大業(yè)中,為直秘書學士。天下亂,辭疾還鄉(xiāng)里。武德四年(621年)隨杜伏威入唐,授國子助教。貞觀時,累官諫議大夫,弘文館學士。為人樂易,能劇談,以經義緣飾。每侍宴,帝令與群臣論難,皆莫能及。
-
張少博是唐代歷史人物,漢族,男,大歷進士。詩二首。
-
生卒年不詳。五代時鄴都青蓮寺僧。與荊浩同時,曾向荊浩乞畫并寄詩達意。事見《五代名畫補遺》。《全唐詩》存詩1首。
-
生卒年不詳。登憲宗元和進士第,事跡略見《唐詩紀事》卷四〇?!度圃姟反嬖?首。
-
蕭項(生卒年不詳),莆田人,唐末,官侍郎。梁受唐禪,開平四年(910),后梁太祖朱全忠冊封王審知為閩王,以蕭項為冊禮史,翁承贊為冊禮副史,使閩。末帝時(913——921),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莆田第一個登相位的人。《全唐詩》存詩一首。
-
生卒年不詳。宜春(今屬江西)人,昭宗天復四年(904)登進士第。生平事跡散見《唐詩紀事》卷七一、《登科記考》卷二四?!度圃姟反嬖?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