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综合95精品视频,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虎永久免费观看在线,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 李逢吉

    李逢吉,字虛舟,系出隴西。父顏,有錮疾,逢吉自料醫(yī)劑,遂通方書。舉明經(jīng),又擢進(jìn)士第。范希朝表為振武掌書記,薦之德宗,拜左拾遺。元和時,遷給事中、皇太子侍讀。改中書舍人,知禮部貢舉。未已事,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詔禮部尚書王播署榜。李逢吉才思俊麗,能文工詩曾與令狐楚同編者名《斷金集》,今存八首。

  • 陳叔達(dá)

    陳叔達(dá)(?-635年),字子聰,吳興(今浙江長興)人,唐朝宰相,陳宣帝第十七子,陳后主異母弟。陳叔達(dá)出身于陳朝皇室,曾授侍中,封義陽王。陳亡入隋,歷任內(nèi)史舍人、絳郡通守,后歸降唐高祖,擔(dān)任丞相府主簿,封漢東郡公。唐朝建立后,陳叔達(dá)歷任黃門侍郎、納言、侍中、禮部尚書,進(jìn)拜江國公。玄武門之變時曾建議唐高祖立唐太宗為太子,晚年以散職歸第。貞觀九年(635年),陳叔達(dá)病逝,追贈戶部尚書,初謚繆,后改為忠。

  • 薛存誠

    薛存誠,字資明,唐河中寶鼎(治今山西萬榮縣西南寶鼎)人,貞元元年進(jìn)士,生卒年不詳。薛存誠父薛勝,能文,曾作《拔河賦》,因有文采,風(fēng)行一時。薛存誠受家庭的熏陶,自幼好學(xué),長于詩賦。他于貞元年間(785— 804年)中進(jìn)士,初任節(jié)度使府幕僚,后入朝為監(jiān)察御史,兼管館驛。不久轉(zhuǎn)調(diào)殿中侍御史,后又遷度支員外郎、御史中丞。

  • 陳去疾

    陳去疾(約公元835年前后在世)字文醫(yī),[唐]侯官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舉進(jìn)士及第。歷官邕管副使。去疾所作詩,今存十三首。(見《全唐詩》)

  • 崔玨

    崔玨(音jue決),字夢之,唐朝人。嘗寄家荊州,登大中進(jìn)士第,由幕府拜秘書郎,為淇縣令,有惠政,官至侍御。其詩語言如鸞羽鳳尾,華美異常;筆意酣暢,仿佛行云流水,無絲毫牽強(qiáng)佶屈之弊;修辭手法豐富,以比喻為最多,用得似初寫黃庭、恰到好處。詩作構(gòu)思奇巧,想象豐富,文采飛揚。例如《有贈》一詩寫美人的傾國之貌,“煙分頂上三層綠,劍截眸中一寸光”、“兩臉夭桃從鏡發(fā),一眸春水照人寒”等句,其設(shè)喻之奇、對仗之工、用語之美,真令人嘆為觀止、為之絕倒,夢之真可謂是鏤月裁云之天工也。詩一卷(全唐詩中卷第五百九十一),所錄盡是佳作。

  • 冷朝陽

    唐潤州江寧人。代宗大歷四年,登進(jìn)士第。不待授官,即歸鄉(xiāng)省親,一時詩人多為詩以送。后為澤潞節(jié)度使薛嵩從事。德宗興元初,任太子正字。為詩工寫景,長于五律。

  • 棲蟾

    [唐](約公元八九六年前后在世)俗姓、里居、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后在世。居屏風(fēng)巖。與沈彬為詩友。棲蟾所作詩,今存十二首。(見《全唐詩》)

  • 韋元旦

    韋元旦,京兆萬年人。擢進(jìn)士第,補東阿尉,遷左臺監(jiān)察御史。與張易之為姻屬。易之?dāng)?,貶感義尉。后復(fù)進(jìn)用,終中書舍人。

  • 陳嘉言

    唐人。武則天時酷吏。官大理評事、監(jiān)察御史。因按大獄有功,擢拜鳳閣舍人。后因事下獄,得宗人陳子昂上書申理。能詩。

  • 梁安世

    梁安世(生卒年不詳),字次張,括蒼人。紹興六年(1136)生,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jìn)士。淳熙中,官廣南西路轉(zhuǎn)運判官。梁安世是著名的賞石家,在桂林“桂海碑林”內(nèi)有梁安世《乳床賦》《元祐黨籍》等石刻。

  • 馬云奇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約于代宗大歷初在湖南與懷素等過往唱酬。事跡散見其《懷素師草書歌》、顏真卿《懷素上人草書歌序》?!度圃娡饩帯反嬖?3首,其中12首為誤收。

  • 薛稷

    薛稷(649~713)字嗣通,中國唐代畫家,書法家。隋朝內(nèi)史侍郎薛道衡曾孫,中書令薛元超之侄。漢族,蒲州汾陰(今山西萬榮)人。曾任黃門侍郎、參知機(jī)務(wù)、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后被賜死獄中。工書法,師承褚遂良,與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并列初唐四大書法家。善繪畫,長于人物、佛像、樹石、花鳥,尤精于畫鶴,能準(zhǔn)確生動地表現(xiàn)出鶴的形貌神情。無作品傳世。

  • 楊夔

    楊夔,字、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光化末(約公元900年)前后在世。唐文學(xué)家,自號“弘農(nóng)子”,弘農(nóng)(今河南靈寶)人。能詩,工賦善文,與杜荀鶴、康餅、張喬、鄭谷等為詩友,以《冗書》馳名士大夫間其文頗有氣勢,《蓄貍說》、《善惡鑒》、《植蘭說》等皆為佳篇。著述頗富,有文集五卷,冗書十卷,冗余集一卷,《新唐書 · 藝文志》均傳于世,《全唐詩》存其詩十二首,《全唐文》存其文二卷。生平事跡見《新唐書》卷一八九、《唐才子傳》卷一O。

  • 李京

    生卒年不詳。籍貫未能確定,寓長安時有“卻羨秦州雁,逢春盡北飛”(《除夜長安作》)之句,疑為秦州(今甘肅天水)人。后梁貞明六年(920)登進(jìn)士第。事跡見《唐詩紀(jì)事》卷七一?!度圃姟反嬖?首,一作李景詩,恐非。

  • 李邕

    李邕(678~747),即李北海,也稱李括州,唐代書法家。字泰和,漢族,鄂州江夏(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人。其父李善,為《文選》(梁蕭統(tǒng)編選)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為左拾遺,曾任戶部員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職,人稱“李北?!?。

  • 陳存

    陳存,字體仁,號本齋,龍泉(今屬浙江)人,徙居安吉州(今浙江湖州)。理宗淳佑七年(一二四七)進(jìn)士。開慶元年(一二五九),由淮東制置大使司主管機(jī)宜文字除秘書郎。景定元年(一二六○),遷著作佐郎(《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九)。由兵部尚書出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宋亡,歸里教授生徒,元七征不起。事見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同治《湖州府志》卷九○。今錄詩五首。

  • 徐安貞

    徐安貞,(698年7月10日–784年8月12日),初名楚璧,字子珍,信安龍丘(今浙江龍游)人。唐朝進(jìn)士,檢校工部尚書,中書侍郎(中書令缺,同宰相職)。尤善五言詩。卒后葬于平江縣三墩鄉(xiāng)徐家坊,墓今猶存,為岳陽市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

  • 羅公遠(yuǎn)

    一作羅思遠(yuǎn)。鄂州(今湖北武昌)人。玄宗時道士。長于隱形變化及黃白還丹之術(shù)。先天間召入京,玄宗禮敬之,以法術(shù)居內(nèi)道場。云是因傳術(shù)不盡被殺,但數(shù)年后有人于蜀中見之。復(fù)召入宮中,傳長生之術(shù),居歲余而去。天寶十五載(756)玄宗奔蜀,據(jù)云曾一路護(hù)送。事跡見《太平廣記》卷二二引《神仙感遇傳》等與卷二八五引《朝野僉載》、《新唐書》卷二〇四?!洞筮€丹照鑒》、《還丹歌訣》卷上存其詩13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 丘丹

    丘丹(約公元780年前后在世)字不詳,唐(618-907)丘為弟,蘇州嘉興(今浙江嘉興市南)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德宗建中初前后在世。初為諸暨令。歷檢校尚書戶部員外郎,兼侍御史。貞元初,隱臨平山。與韋應(yīng)物(737-約789)、鮑防、呂渭諸牧守往還。貞元十一年(795),戶部員外郎丘上卿為碑記德焉。丹所作詩,今所見者為全唐詩錄存之十一首。

  • 王無競

    王無競(652——705),字仲烈,排行第二,初唐詩人。其祖先為瑯邪人,因官遷徙居于東萊(今山東萊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孫。父親王侃,曾為棣州司馬。唐高宗儀風(fēng)二年(677年),應(yīng)下筆成章舉及第,自此解褐,授趙州欒城縣尉,歷官秘書省正字,轉(zhuǎn)右武衛(wèi)倉曹、洛陽縣尉,遷監(jiān)察御史,轉(zhuǎn)殿中侍御史。武后長安四年(704年)因彈劾宰相宗楚客、楊再思殿前失儀,宗楚客等大怒,轉(zhuǎn)為太子舍人,旋即貶蘇州司馬。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張易之等敗,又坐與其交往,再貶嶺外,在廣州,被仇家矯制搒殺之,年五十四。

  • 翁洮

    翁洮,字子平,號青山,晚唐睦州壽昌人,約生活于唐文宗至唐昭宗朝,準(zhǔn)確生卒年代待考。于唐僖宗光啟三年(公元887年)登柳玭榜進(jìn)士第,官授禮部主客司員外郎兼殿中侍御史。退居不仕。朝廷徵之,洮作《枯木詩》以答詔。帝嘉慕不已,復(fù)遣使賜以曲江魚。宋理宗追謚善慶公。洮工詩,今存于《全唐詩》者,僅十三首。

  • 張諤

    張諤,生卒年里貫均未詳。景龍二年(708)登進(jìn)士第,開元中官至太祝。岐王李范好學(xué)工書,雅愛文士,博與間朝隱、劉庭埼、鄭繇等皆游其門,篇題唱和。時玄宗禁諸王與外人交接,諤坐與范飲酒賦詩,貶山茌丞,后復(fù)為陳王掾?!度圃姟反嬖娛?。

  • 盧僎

    [唐](約公元七〇八年前后在世)字不詳,相州臨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中宗景龍中前后在世。自聞喜尉入為學(xué)士。終吏卻員外郎。饌工詩,所作今存十四首。(見《全唐詩》)

  • 許堅

    生卒年不詳。字介石,廬江(今屬安徽)人。性樸野,有異術(shù),多談神仙之事。適意往來,行蹤不定。或寓廬山白鹿洞,或居茅山,或游九華山。早年嘗以時事干南唐李氏,以其狂戇,不為所用,遂拂衣歸隱。中主保大時,以異人召,不至。宋太平興國九年(984),自茅山再游廬山。后不知所終。生平見馬令《南唐書》本傳、《詩話總龜》卷四四、《十國春秋》本傳。堅能詩,常于佛寺道觀行吟自若。其《題幽棲觀》、《游溧陽下山寺》等詩尤有名。《全唐詩》卷七五七、八六一兩見,存詩6首、斷句2聯(lián)?!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詩4首。

  • 魏承班

    約公元九三O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年不詳死于925年五代時許州人,約后唐明宗長興初前后在世,據(jù)當(dāng)代學(xué)者考證,死于前蜀敗亡之際。父魏宏夫,為蜀王建養(yǎng)子,賜姓名王宗弼,封齊王。承班為駙馬都尉,官至太尉。國亡,與其父同時被殺。承班工詞,艷麗似溫庭筠,今存二十一首(見《唐五代詞》)。 元遺山曰:魏承班詞,俱為言情之作。大旨明凈,不更苦心刻意以競勝者。

  • 陳標(biāo)

    [唐](約公元八三一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長慶二年,(公元八二二年)登進(jìn)士第。終侍御史。標(biāo)所作詩,今僅見存于全唐詩者十二首。

  • 李穆

    生卒年里貫均未詳,劉長卿婿。

  • 張志和

    張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龜齡,漢族,婺州(今浙江金華)人,自號“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詞人和詩人。十六歲參加科舉,以明經(jīng)擢第,授左金吾衛(wèi)錄事參軍,唐肅宗賜名為“志和”。因事獲罪貶南浦尉,不久赦還。自此看破紅塵,浪跡江湖,隱居祁門赤山鎮(zhèn)。其兄張鶴齡擔(dān)心他遁世不歸,在越州(今紹興市)城東筑茅屋讓他居住。史載唐肅宗曾賜他奴婢各一人,張志和讓他們結(jié)婚,取名漁童和樵青。著有《玄真子》集。

  • 護(hù)國

    護(hù)國,唐江南詩僧。天寶、大歷間在世,為玄、肅、代三朝人,與靈一同時而稍后。工詞翰,詩名聞于世。約卒于代宗大歷間,張謂有詩哭之?!度圃姟蜂洿嫫湓娛住?

  • 孔德紹

    孔德紹,會稽人,大約生活于隋末唐初時期。孔子三十四代孫。有清才。事竇建德,初為景城丞,后為內(nèi)史侍郎,典書檄。建德敗,太宗誅之。詩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