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的筆順

- 拼音拼音tī,zhì,zhāi
- 偏旁部首扌
- 總筆畫數(shù)17
- 筆畫順序
- 筆畫名稱 橫、豎鉤、提、點、橫、點、撇、豎、橫折鉤、橫、豎、豎、橫折、橫、點、橫折折撇、捺
擿的筆順詳解
共17畫擿筆順
1橫
2豎鉤
3提
4點
5橫
6點
7撇
8豎
9橫折鉤
10橫
11豎
12豎
13橫折
14橫
15點
16橫折折撇
17捺
擿的筆順寫法

擿的意思解釋
基本詞義
◎ 擿
〈動〉
(1) 挑出;剔除 [pick]
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彈射飛鳥?!稘h書》
(2) 揭露 [expose]
慕張生之擿伏。—— 梁元帝《玄覽賦》
(3) 又如:擿伏(揭露隱秘的壞事);擿奸發(fā)伏(揭露檢舉隱秘的奸人和壞事);擿發(fā)(揭發(fā))
(4) 挑剔 [nitpick]。
(5) 如:擿抉(挑剔);擿辨(剔抉辨別)
(6) 另見
其它字義
◎ 擿
〈動〉
(1) 搔;撓 [scratch]
斫撻無傷痛,指擿無痟癢?!读凶印S帝》
(2) 投擲。后作“擲” [throw]
擿玉毀珠,小盜不起?!肚f子·月去篋》
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妒酚洝ご炭土袀鳌?/p>
(3) 又如:擿匕(以匕首相投擲);擿棄(丟棄)
(4) 另見
基本詞義
◎ 擿
〈動〉
(1) 搔;撓 [scratch]
斫撻無傷痛,指擿無痟癢。——《列子·黃帝》
(2) 投擲。后作“擲” [throw]
擿玉毀珠,小盜不起?!肚f子·月去篋》
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妒酚洝ご炭土袀鳌?/p>
(3) 又如:擿匕(以匕首相投擲);擿棄(丟棄)
(4) 另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