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的筆順

- 拼音拼音chì
- 偏旁部首攵
- 總筆畫(huà)數(shù)11
- 筆畫(huà)順序
- 筆畫(huà)名稱 橫、豎、橫折、橫、豎、撇、點(diǎn)、撇、橫、撇、捺
敕的筆順詳解
共11畫(huà)敕筆順
1橫
2豎
3橫折
4橫
5豎
6撇
7點(diǎn)
8撇
9橫
10撇
11捺
敕的筆順寫(xiě)法

敕的意思解釋
基本詞義
◎ 敕
勅
〈動(dòng)〉
(1) (形聲。從攴(
),束聲。本義:告誡,囑咐)(2) 同本義 [admonish]
敕,誡也?!墩f(shuō)文》
敕天之命?!队輹?shū)》
(3) 又如:敕曉(告戒曉諭);敕諭天下(朝廷告諭全國(guó));敕戒(警戒,教誡)
(4) 通“飭”。整治;整飭 [put in order]
既匡既敕。——《詩(shī)·小雅·楚茨》
君子以明罰勅法。——《易·噬嗑》
敕身齊戒。——《漢書(shū)·禮樂(lè)志》
懼余身之未敕。——《后漢書(shū)·張衡傳》
(5) 又如:敕法(整飭法令);敕設(shè)(整飭周備)
(6) 委任,任命 [appoint]。如:敕目(任命官員的名單)
(7) 皇帝下命令 [order imperially]。如:敕賜(皇帝命令賜與);敕許(敕命準(zhǔn)許)
詞性變化
◎ 敕
〈名〉
(1) 皇帝,帝王自上命下之詞(漢時(shí)凡尊長(zhǎng)或官長(zhǎng)告誡子孫或僚屬,皆稱敕。南北朝以后專指皇帝詔書(shū)) [imperial]
手把文書(shū)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拙右住顿u炭翁》
(2) 又如:敕書(shū)(皇帝行文給臣僚的文書(shū));敕命(皇帝頒賜爵位或物品的詔命);敕符(書(shū)有皇帝命令的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