椓的筆順

- 拼音拼音zhuó
- 偏旁部首木
- 總筆畫數(shù)12
- 筆畫順序
- 筆畫名稱 橫、豎、撇、點(diǎn)、橫、撇、彎鉤、撇、撇、點(diǎn)、撇、捺
椓的筆順詳解
共12畫椓筆順
1橫
2豎
3撇
4點(diǎn)
5橫
6撇
7彎鉤
8撇
9撇
10點(diǎn)
11撇
12捺
椓的筆順寫法

椓的意思解釋
基本詞義
◎ 椓
〈動(dòng)〉
(1) 敲;捶 [knock]
椓,擊也。從木,豖聲。——《說文》
椓,椎也。——《廣雅》
椓之丁丁。——《詩·召南·兔罝》
約之閣閣,椓之橐橐。——《詩·小雅·斯干》
(2) 又如:椓壁(在墻壁上釘樁);椓船(釘木樁以拴船);椓斛(叩斛。使所盛谷物下陷,以便多盛);椓蠡(砸開螺殼,生食其肉)
(3) 毀壞;傷害 [ruin]
民今之無祿,天天是椓。——《詩·小雅·正月》
一呷之藥,椓我天民?!肚宄笆反笥^》
(4) 又如:椓毀(毀壞);椓喪(遭受傷害);椓破(摧殘破壞)
(5) 宮刑 [castrate;severe punishment of castration]
殺戮無辜,愛始淫為劓、刵、椓、黥。——《書·呂刑》。孔傳:“截人耳鼻,椓陰黥面?!?/p>
(6) 又如:椓陰(宮刑);椓竊(掩閉女子陰門的宮刑)
(7) 告發(fā),攻訐 [report]
衛(wèi)侯辭以難, 太子又使椓之。——《左傳·哀公十七年》。 杜預(yù)注:“椓,訴。” 楊伯峻注:“此言 太子慶疾于 趙鞅使者前毀謗 中傷其父。”
詞性變化
◎ 椓
〈名〉
閹人,割了生殖器的男人 [eun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