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的筆順

- 拼音拼音jiǎ
- 偏旁部首田
- 總筆畫數(shù)5
- 筆畫順序
- 筆畫名稱 豎、橫折、橫、橫、豎
甲的筆順詳解
共5畫甲筆順
1豎
2橫折
3橫
4橫
5豎
甲的筆順寫法

甲的意思解釋
基本詞義
◎ 甲
〈名〉
(1)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種皮裂開的形象。本義:種籽萌芽后所戴的種殼)
(2) 同本義 [skin]
甲,東方之孟陽氣萌動。從木,戴孚甲之象。——《說文》
甲象草木戴種而出之形?!读鶗省?/p>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易·解》(3) 又如:莩甲;甲坼(甲宅。外殼裂開。指草木種子裂開硬殼發(fā)出芽頭)
(4) 古時戰(zhàn)士的護身衣,用皮革或金屬制成。也叫“鎧” [armor]
獻甲者執(zhí)胄?!抖Y記·曲禮》
殪以為大甲?!秶Z·晉語》
齊國寡甲兵。——《戰(zhàn)國策·齊策》
函人為甲。——《周禮·考工記》
擐甲執(zhí)兵,固即死也?!蹲髠鳌こ晒辍?/p>
卷甲而藏?!巍?蘇軾《教戰(zhàn)守》
甲冰霜迸落?!濉?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棄甲投戈?!稄V東軍務(wù)記》
(5) 武器 [weapons]
得甲庫,取器械?!顿Y治通鑒》
(6) 披甲的人,即甲士 [soldier]
晉侯飲 趙盾酒,伏甲將攻之?!蹲髠鳌ば辍?/p>
精甲萬人?!抉R光《資治通鑒》
(7) 動物的堅硬的外殼 [shell]。如:龜甲;鱗甲
(8) 手指或腳趾上的角質(zhì)硬殼 [nail]。如:指甲;趾甲
(9) 舊時戶口編制單位 [A unit of civil administration]。如:保甲;甲首(元代每二十戶為一甲,明代十戶為一甲,一甲之長為甲長)
(10) 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紀年、月、日 [the first of Ten Celestial Stems]
乙卯乃雨,甲子又雨?!K軾《喜雨亭記》
(11) 又如:六甲甲膽(中醫(yī)認為人的臟腑分五行,同屬的再以甲乙分。膽與肝同屬木,膽稱甲木,亦稱甲膽)
(12) 六十甲子的省稱 [sixty years]。如:年過花甲
(13) 代詞。用來指稱佚名的人或文學(xué)作品中虛構(gòu)的人名 [substitute word for an indefinite person]。如:某甲與某乙
(14) 姓
詞性變化
◎ 甲
〈動〉
(1) 居第一;冠于 [occupy first place]
治宅甲諸第?!妒酚洝の浩湮浒埠盍袀鳌?/p>
(2) 又如:桂林山水甲天下
(3) 把甲衣穿在身上 [put on armor]
晞一營大噪,盡甲?!?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4) 又如:甲馬(披甲的戰(zhàn)馬;畫有神象或符咒的符箓);甲坊署(掌管甲胄等的官署);甲伍(披甲執(zhí)兵的隊伍);甲士(押甲的戰(zhàn)士);甲第連云(形容達官顯貴住宅高聳入云 的樣子)
◎ 甲
〈形〉
第一的,上等的 [first]。如:甲第(上等的府第;指豪富之家)
含“甲”字的詞語
含“甲”字的成語
- juàn jiǎ xián méi卷甲銜枚
- fù zhōng lín jiǎ腹中鱗甲
- pī jiǎ zài bīng被甲載兵
- diū kuī pāo jiǎ丟盔拋甲
- dān qiān jiǎ yǐ丹鉛甲乙
- fù zhōng jiǎ bīng腹中甲兵
- xiōng yǒu jiǎ bīng胸有甲兵
- wén sōu dīng jiǎ文搜丁甲
- pī jiǎ zhí ruì被甲執(zhí)銳
- yè bīng qì jiǎ曳兵棄甲
- chǐ jiǎ shù bīng櫜甲束兵
- pī páo huàn jiǎ披袍擐甲
- gōng huàn jiǎ zhòu躬擐甲胄
- huàn jiǎ pī páo擐甲披袍
- láo jiǎ lì bīng牢甲利兵
- pī jiǎ zhěn gē被甲枕戈
- yǎn bīng xī jiǎ偃兵息甲
- bèi jiǎ zhí bīng被甲執(zhí)兵
- yǎn jiǎ xī bīng偃甲息兵
- fèng máo lóng jiǎ鳳毛龍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