箋疏
- 拼音jiān shū
- 注音ㄐ一ㄢ ㄕㄨ
- 繁體箋疏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箋疏[ jiān shū ]
⒈ ?章奏;書信。
引證解釋
⒈ ?猶箋注。
引宋 曾鞏 《南軒記》:“然而六藝百家,史氏之籍,箋疏之書,與夫論美刺非……罔不畢載。”
清 戴名世 《己卯行書小題序》:“今夫道具載于四子之書,幽遠(yuǎn)閎深,無所不具,乃自 漢 唐 諸儒相繼,訓(xùn)詁箋疏,卒無當(dāng)于大道之要?!?br />郭沫若 《討論注譯運(yùn)動及其他》:“他把德文逐字譯成英文,把英文逐字譯成華字,依華文文例整頓一遍之后,再來插說幾句以當(dāng)箋疏。”
⒉ ?牋疏:章奏;書信。
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蒙 少不脩書傳,每陳大事,??谡紴闋犑??!?br />《北史·蕭大圜傳》:“大圜 恐讒愬生,乃屏絶人事,門客左右,不過三兩人,不妄游狎,兄姊間,止?fàn)犑瓒?。?br />《宋史·楊克讓傳》:“趙普 守 西洛,府中牋疏,皆 希閔 所為。”
箋疏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疏 | shū | 疋 | 12畫 | 基本字義 疏 shū(ㄕㄨ) ⒈ ?去掉阻塞使通暢:疏導(dǎo)。疏通。疏浚。疏解( jiě )。 ⒉ ?分散:疏散。仗義疏財。 ⒊ ?事物間距離大,空隙大,與“密”相對:疏密。疏松。疏朗。疏曠。疏闊。疏落( luò )。稀疏。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⒋ ?不親密,關(guān)系遠(yuǎn)的:親疏。疏遠(yuǎn)。 ⒌ ?不細(xì)密,忽略:疏忽。 ⒍ ?空虛:志大才疏。 ⒎ ?不熟悉:生疏。 ⒏ ?粗劣:疏食。疏糲。 ⒐ ?古同“蔬”,蔬菜。 ⒑ ?分條說明的文字:上疏(臣子向帝王分條陳述的 |
箋 | jiān | 竹 | 11畫 | 基本字義 箋(箋) jiān(ㄐ一ㄢ) ⒈ ?注釋:箋注。 ⒉ ?小幅華貴的紙張,古時用以題詠或?qū)憰牛罕愎{。信箋。 ⒊ ?書信:箋札。箋牘。華箋。 ⒋ ?文體名,書札、奏記一類:箋奏。奏箋(多呈皇后、太子、諸王)。 異體字 箋 牋 椾 ? ? 漢英互譯 annotation、commentary、letter、writing paper 造字法 形聲:從竹、戔聲 English note, memo; stationery; comments |
箋疏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箋疏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