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繩
- 拼音sī shéng
- 注音ㄙ ㄕㄥˊ
- 繁體司繩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司繩[ sī shéng ]
⒈ ?負(fù)責(zé)頒行法令。
⒉ ?主持糾察的官員。
引證解釋
⒈ ?負(fù)責(zé)頒行法令。
引南朝 宋 謝莊 《宋明堂歌·歌黃帝》:“履建宅中寓,司繩御四方。裁化偏寒燠,布政周炎涼?!?/span>
⒉ ?主持糾察的官員。
引明 何景明 《何子·用直》:“故直節(jié)之士,邦之司繩而國之強(qiáng)御也。故司繩不得職,則邪枉行矣?!?/span>
司繩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司 | sī | 口 | 5畫 | 基本字義 司 sī(ㄙ) ⒈ ?主管,操作:司法。司機(jī)。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別方向的儀器,為現(xiàn)在指南針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b.復(fù)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長官,后為丞相;b.復(fù)姓)。司馬(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軍務(wù)的長官;b.復(fù)姓)。司寇(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獄、糾察的長官;b.復(fù)姓)。 ⒉ ?官署名稱:人事司。 ⒊ ?視察:司日月之長短。 ⒋ ?姓。 |
繩 | shéng | 纟 | 11畫 | 基本字義 繩(繩) shéng(ㄕㄥˊ) ⒈ ?用兩股以上的棉麻纖維或棕草等擰成的條狀物:繩子。繩索。纜繩。繩梯。繩操。繩伎(a.雜技中的走繩;b.舊時指走繩的女藝人)。繩鋸木斷(喻力量雖小,只要堅(jiān)持不懈,就能做出看來很難辦到的事情)。 ⒉ ?木工用的墨線,引申為標(biāo)準(zhǔn)、法則,又引申為按一定的標(biāo)準(zhǔn)去衡量、糾正:繩墨。準(zhǔn)繩。繩正。繩之以法。 ⒊ ?繼續(xù):“繩其祖武”(繼承祖先)。 ⒋ ?贊譽(yù):“繩息媯以語楚子”(“息媯”,人名)。 |
司繩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司繩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