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
- 拼音xiōng fù
- 注音ㄒㄩㄥ ㄈㄨ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胸腹[ xiōng fù ]
⒈ ?胸部與腹部。亦以指心腹。
⒉ ?比喻要害之處或中間部分。
⒊ ?猶胸襟。
引證解釋
⒈ ?胸部與腹部。亦以指心腹。
引《荀子·議兵》:“臣之於君也,下之於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捍頭目而覆胸腹也。”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怪神·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br />《三國志·魏志·武文世王公傳論》“為法之弊,一至于此乎”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載 三國 魏 曹冏 上書:“譬猶芟刈股肱,獨任胸腹?!?/span>
⒉ ?比喻要害之處或中間部分。
引《戰(zhàn)國策·秦策四》:“韓,天下之咽喉; 魏,天下之胸腹?!?br />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內(nèi)編·古體下》:“蓋歌行……不難於胸腹,而難於首尾?!?/span>
⒊ ?猶胸襟。
引宋 王令 《送朱明之昌叔赴尉山陽》詩:“身軀雖小胸腹寬,沛如絶海橫秋漲?!?br />明 李贄 《卓吾論略》:“吾大人何如人哉?身長七尺,目不茍視,雖至貧,輒時時脫吾 董母太宜人 簪珥以急朋友之婚,吾 董母 不禁也。此豈可以世俗胸腹窺測而預(yù)賀之哉!”
國語辭典
胸腹[ xiōng fù ]
⒈ ?胸部與腹部。
引《荀子·議兵》:「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捍頭目而覆胸腹也。」
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卷九·怪神·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span>
⒉ ?比喻中間或要害的地方。
引《戰(zhàn)國策·秦策四》:「韓,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span>
⒊ ?比喻氣度。
引宋·王令〈送朱明之昌叔赴尉山陽〉詩:「身軀雖小胸腹寬,沛如絕海橫秋漲?!?br />明·李贄《卓吾論略》:「雖至貧,輒時時脫吾董母太宜人簪珥以急朋友之婚,吾董母不禁也。此豈可以世俗胸腹窺測而預(yù)賀之哉!」
德語Bereich vom Brust und Bauch, Torso (S, Med)?
胸腹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胸 | xiōng | 月 | 10畫 | 基本字義 胸 xiōng(ㄒㄩㄥ) ⒈ ?身體前面頸下腹上的部分,借指心里:胸脯。胸膛。胸腔。胸口。胸骨。胸椎。胸膜。胸懷(抱負、氣量)。胸襟(同“胸懷”)。胸?zé)o點墨(指讀書太少,文化水平極低)。直抒胸臆。胸中有數(shù)( shù )。 異體字 胷 匈 漢英互譯 chest、bosom、thorax、mind 造字法 形聲:從月、匈聲 English breast, bosom, chest; thorax |
腹 | fù | 月 | 13畫 | 基本字義 腹 fù(ㄈㄨˋ) ⒈ ?一般指人和脊椎動物軀干的一部分,介于胸和骨盆之間,包括“腹壁”、“腹腔”及內(nèi)臟(通常稱“肚子”):腹部。腹膜。腹水。腹瀉。腹疾。心腹(喻極親近的人)。腹稿。腹誹(指口里不說而心里不以為然。亦作“腹非”)。遺腹子。 ⒉ ?喻地區(qū)的前部、內(nèi)部或中部:腹地。腹背受敵。 ⒊ ?厚:“(冬季之月)冰方盛,水澤腹堅,命取冰?!?⒋ ?懷抱:“出入腹我?!?異體字 漢英互譯 abdomen、antinode、paunch、vent |
胸腹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胸腹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