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期
- 拼音qī qī
- 注音ㄑ一 ㄑ一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AA式
詞語解釋
期期[ qī qī ]
⒈ ?口吃結(jié)巴貌。
⒉ ?真摯懇切貌。
引證解釋
⒈ ?口吃結(jié)巴貌。
引《史記·張丞相列傳》:“昌 為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br />張守節(jié) 正義:“昌 以口吃,每語故重言期期也?!?br />明 劉元卿 《賢奕編·應(yīng)諧》:“其妹期期曰:‘姊而裳火矣’。姊目攝妹亦期期言曰:‘父屬汝勿言,胡又言耶!’”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章佖》:“章 再三期期之,猶訛兩字。”
王西彥 《古屋》第五部七:“好像受了猝不及防的一擊, 孫宏蔭 一怔,期期地半晌說不出話?!?/span>
⒉ ?真摯懇切貌。
引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一》:“桂舟公 古學(xué)古貌,與世少可,居常以寑陋期期自恨?!?br />清 姚鼐 《懷朱竹君》詩:“世態(tài)期期求復(fù)古,酒杯浩浩欲登仙。”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bǔ)編·關(guān)于<粗人>》:“陳先生 又改為‘粗疏的美人’,則期期以為不通之至,因?yàn)檫@位太太是并不‘粗疏’的?!?br />廖承志 《致蔣經(jīng)國先生信》:“惟弟一再聲言‘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xié)’,余期期以為不可?!?/span>
國語辭典
期期[ qí qí ]
⒈ ?約定的時間。
引《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懷公命無從亡人,期期而不至,無赦?!?/span>
⒉ ?西漢周昌有口吃,高祖欲廢太子,昌極力勸阻,說:「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褂f「極」,因口吃而重復(fù)為「期期」。典出《史記·卷九六·張丞相傳》。后用以形容人因口吃而發(fā)音困難,說話不流利。
引《文史通義·內(nèi)篇二·朱陸·書朱陸后篇》:「凡人口談傾倒一席,身后書傳或反不如期期不能自達(dá)之人。」
期期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期 | qī jī | 月 | 12畫 | 基本字義 期 qī(ㄑ一) ⒈ ?規(guī)定的時間,或一段時間:定期。限期。期限。學(xué)期。 ⒉ ?量詞,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期。 ⒊ ?盼望,希望:期望。期冀。期盼。期待。 ⒋ ?限度:“征斂無期求索無度”。 ⒌ ?必,決定:“期死,非勇也”。 ⒍ ?〔期頤〕指人活到一百歲。 ⒎ ?地質(zhì)學(xué)上指在一個國境內(nèi)或一個大區(qū)域內(nèi),小于“世”的地質(zhì)年代單位。 其他字義 期 jī(ㄐ一) ⒈ ?一周年,一整月:期年。期月。期服(古代喪服名,要穿一年 |
期期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期期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