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撲
- 拼音biān pū
- 注音ㄅ一ㄢ ㄆㄨ
- 繁體鞭撲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鞭撲[ biān pū ]
⒈ ?亦作“鞭樸”。亦作“鞭撲”。
⒉ ?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
引證解釋
⒈ ?見“鞭撲”。亦作“鞭樸”。亦作“鞭撲”。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
引《鄧析子·轉(zhuǎn)辭》:“圣人逍遙一世,罕匹萬物之形,寂然無鞭樸之罰,莫然無叱咤之聲?!?br />《國語·魯語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鉆笮,薄刑用鞭撲,以威民也。”
韋昭 注:“鞭,官刑也,撲,教刑也?!?br />《漢書·刑法志》:“薄刑用鞭撲?!?br />顏師古 注:“撲,杖也?!?br />《宋書·少帝紀》:“親執(zhí)鞭撲,毆擊無辜,以為笑樂?!?br />唐 元稹 《哭子》詩之五:“鞭樸校多憐校少,又緣遺恨哭三聲?!?br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夫人奴蓄之,無禮已甚;聞又鞭撲之?!?br />鄭振鐸 《取火者的逮捕·埃娥七》:“她是這樣掙扎的挨過畜類的生活,一天又一天的,受了多少的鞭撲?!?/span>
國語辭典
鞭撲[ biān pū ]
⒈ ?鞭,官刑。撲,教刑。鞭撲指用鞭子責打的刑罰。也作「鞭撲」。
引《國語·魯語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鉆笮,薄刑用鞭撲,以威民也。」
鞭撲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撲 | pū | 扌 | 5畫 | 基本字義 撲(撲) pū(ㄆㄨ) ⒈ ?輕打,拍:撲粉。撲蠅。撲打。 ⒉ ?擊拂的用具:粉撲。 ⒊ ?沖:撲滅。撲救。 ⒋ ?相搏擊:相撲。撲跌。 ⒌ ?跌倒:撲地。 ⒍ ?伏:撲在桌上看書。 ⒎ ?杖,戒尺,亦為中國周代九刑之一。 異體字 ? 攴 揊 撲 擈 漢英互譯 attack、flap、pounce on、rush at、snap、throw oneself on 造字法 形聲:從扌、卜聲 English pound, beat, strike; attack |
鞭 | biān | 革 | 18畫 | 基本字義 鞭 biān(ㄅ一ㄢ) ⒈ ?驅(qū)使牲畜的用具,柔軟像繩子:鞭桿。鞭長莫及。 ⒉ ?用鞭子抽打:鞭打。鞭撲。鞭責。鞭策。 ⒊ ?形狀細長類似鞭子的東西:教鞭。 ⒋ ?一種古代兵器,鐵制有節(jié),無鋒刃:鋼鞭。竹節(jié)鞭。 ⒌ ?編連成串的爆竹:鞭炮。小鞭。 異體字 鞕 漢英互譯 scourge 造字法 形聲:從革、便聲 English whip; whip; string of firecrackers |
鞭撲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鞭撲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