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
- 拼音zhí dào
- 注音ㄓˊ ㄉㄠ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直道[ zhí dào ]
⒈ ?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蒙恬開筑,北起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北),南至云陽(今陜西淳化西北),是聯(lián)結關中平原與河套地區(qū)的主要通道。
⒉ ?泛指直的路。
⒊ ?猶正道。指確當?shù)牡览怼蕜t。
引證解釋
⒈ ?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開筑,北起 九原 (今 內蒙古 包頭市 西北),南至 云陽 (今 陜西 淳化 西北),是聯(lián)結 關中 平原與 河套 地區(qū)的主要通道。
引《史記·蒙恬列傳論》:“吾適北邊,自 直道 歸,行觀 蒙恬 所為 秦 筑 長城 亭障,塹山堙谷,通 直道,固輕百姓力矣?!?br />《新民晚報》1984.6.8:“‘ 秦始皇 直道 ’原來是一條專供軍隊大規(guī)模進攻的寬闊大道……全長一千四百里。由于是‘直道’,因此遇山開山,遇溝填溝,工程十分浩大?!?/span>
⒉ ?泛指直的路。
引《北史·張衡傳》:“帝上 太行,開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
《魏書·太祖紀》:“車駕將北還,發(fā)卒萬人治直道?!?/span>
⒊ ?猶正道。指確當?shù)牡览怼蕜t。
引《禮記·雜記》:“其餘則直道而行之是也?!?br />《韓非子·三守》:“然則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見,而忠直日疏?!?br />唐 呂巖 《促拍滿路花》詞:“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難。”
《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二:“﹝ 朱熹 ﹞慨然嘆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終不可行!’”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五:“‘犯而不?!撬〉溃匝圻€眼以牙還牙’是直道?!?/span>
國語辭典
直道[ zhí dào ]
⒈ ?正直之道。
引《文選·潘岳·夏侯常侍誄》:「事君直道,與朋信心?!?br />《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好是不群,折而不屈,屢摧逆鱗,直道受黜。」
⒉ ?筆直不彎曲的道路。
引《北史·卷七四·張衡傳》:「帝上太行,開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br />《魏書·卷二·太祖紀》:「車駕將北還,發(fā)卒萬人治直道?!?/span>
⒊ ?即使、就說。
引唐·李商隱〈無題〉詩二首之二:「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span>
直道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直 | zhí | 目 | 8畫 | 基本字義 直 zhí(ㄓˊ) ⒈ ?不彎曲:直線。直角。直徑。直立。直截了當。直覺( jué )。直觀。 ⒉ ?把彎曲的伸開:直起腰來。 ⒊ ?公正合理:是非曲直。理直氣壯。耿直。正直。 ⒋ ?爽快,坦率:直爽。直率( shuài )。直諫。直誠。直言不諱。 ⒌ ?一個勁兒地,連續(xù)不斷:一直走。直哭。 ⒍ ?豎,與“橫”相對:不要橫著寫,要直著寫。 ⒎ ?漢字筆形之一,自上至下。 ⒏ ?姓。 異體字 值 漢英互譯 frank、just、straight、vertical 相關字詞 曲、彎 |
道 | dào | 辶 | 12畫 | 基本字義 道 dào(ㄉㄠˋ) ⒈ ?路,方向,途徑:道路。鐵道。志同道合。 ⒉ ?指法則、規(guī)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⒊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道學。傳道。修道。 ⒋ ?方法,辦法,技術:門道。醫(yī)道。 ⒌ ?指“道家”(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一個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莊周) ⒍ ?指“道教”(中國主要宗教之一,創(chuàng)立于東漢):道觀( guàn )。道士。道姑。道行( 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領)。 ⒎ ?指 |
直道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直道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