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貴
- 拼音qī guì
- 注音ㄑ一 ㄍㄨㄟˋ
- 繁體七貴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七貴[ qī guì ]
⒈ ?指西漢時七個以外戚關(guān)系把持朝政的家族。隋末,洛陽人稱段達、王世充、元文都、盧楚、皇甫無逸、郭文懿、趙長文為七貴。見《隋書·越王侗傳》。泛指權(quán)貴。
引證解釋
⒈ ?指 西漢 時七個以外戚關(guān)系把持朝政的家族。
引《文選·潘岳<西征賦>》:“窺七貴於 漢 庭,譸一姓之或在。”
李周翰 注:“漢 庭七貴:呂、霍、上官、丁、趙、傅、王,并后族也?!?br />唐 劉知幾 《史通·辨職》:“昔 魯叟 之修《春秋》也,不藉三 桓 之勢; 漢 臣之著《史記》也,無假七貴之權(quán)?!?/span>
⒉ ?隋 末, 洛陽 人稱 段達、王世充、元文都、盧楚、皇甫無逸、郭文懿、趙長文 為七貴。見《隋書·越王侗傳》。
⒊ ?泛指權(quán)貴。
引唐 李白 《流夜郎贈辛判官》詩:“昔在 長安 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
明 何景明 《入京篇》詩:“七貴家連鳳城里,轉(zhuǎn)日薰天勢無比?!?br />清 顧炎武 《酬史庶常可程》詩:“跨驢入 長安,七貴相經(jīng)過?!?/span>
七貴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七 | qī | 一 | 2畫 | 基本字義 七 qī(ㄑ一) ⒈ ?數(shù)名,六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柒”代)。 ⒉ ?文體名,或稱“七體”,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 ⒊ ?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稱“做七”。 異體字 柒 漢英互譯 seven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even |
貴 | guì | 貝 | 9畫 | 基本字義 貴(貴) guì(ㄍㄨㄟˋ) ⒈ ?價錢高,與“賤”相對:貴賤(a.價格的高低;b.指人的地位高低;c.方言,無論如何)。春雨貴如油。 ⒉ ?指地位高:貴族。貴戚。貴望(尊貴的門第和聲望)。 ⒊ ?敬辭,稱與對方有關(guān)的事物:貴國。貴庚(請問別人年齡)。貴姓。貴干( gàn )(問人要做什么)。 ⒋ ?特別好的,重要的:貴重( zhòng )。珍貴。尊貴。民為貴。 ⒌ ?值得看重,重視:可貴。 ⒍ ?指中國貴州?。涸瀑F高原。 ⒎ ?姓 |
七貴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七貴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