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草
- 拼音shī cǎo
- 注音ㄕ ㄘㄠˇ
- 繁體詩草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詩草[ shī cǎo ]
⒈ ?亦作“詩艸”。
⒉ ?詩的草稿;詩作。
⒊ ?詩集的專稱。清黃遵憲有《人境盧詩草》。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詩艸”。
⒉ ?詩的草稿;詩作。
引五代 齊己 《亂中聞鄭谷吳延保下世》詩:“兵火焚詩草,江流漲墓田?!?br />宋 蘇軾 《次韻王晉卿奉詔押高麗宴射》:“錦囊詩草勤收拾,莫遣 雞林 得夜光。”
施元之 注:“《唐·李賀傳》:‘每旦出,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投囊中。未嘗先立題,然后為詩?!?br />明 李開先 《楊升庵狀元以草字詩見寄依韻奉答》:“此時方憶汝,詩草忽相通。”
清 黃鷟來 《冬日送程與山歸新安》詩:“囊中富詩艸,不以事干謁?!?/span>
⒊ ?詩集的專稱。 清 黃遵憲 有《人境盧詩草》。
詩草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詩 | shī | 讠 | 8畫 | 基本字義 詩(詩) shī(ㄕ) ⒈ ?文學(xué)體裁的一種,通過有節(jié)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fā)情感:詩歌。詩話(①評論詩人、詩歌、詩派以及記錄詩人議論、行事的著作;②古代說唱藝術(shù)的一種)。詩集。詩劇。詩篇。詩人。詩章。詩史。吟詩。 ⒉ ?中國古書名,《詩經(jīng)》的簡稱。 異體字 詩 漢英互譯 longs and shorts、poem、poesy、poetry、verse 造字法 形聲:從讠、寺聲 |
草 | cǎo | 艸 | 9畫 | 基本字義 草 cǎo(ㄘㄠˇ) ⒈ ?對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莊稼、蔬菜以外的莖干柔軟的植物的統(tǒng)稱;廣義指莖干比較柔軟的植物,包括莊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ú荨2菪?。草堂(茅草蓋的堂屋,舊時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有自謙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⒉ ?特指用作燃料、飼料的稻麥之類的莖葉:草料。柴草。稻草。 ⒊ ?粗糙,不細(xì)致:草率( shuài )。草鄙(粗野樸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⒋ |
詩草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詩草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