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
- 拼音zōng lǘ
- 注音ㄗㄨㄥ ㄌㄩˊ
- 繁體棕櫚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棕櫚[ zōng lǘ ]
⒈ ?木名。棕櫚樹。一種棕櫚屬植物,高3—7米,莖直立,不分枝,為葉鞘形成的棕衣所包,葉叢生莖頂,向外開展,葉柄硬而長,葉片圓扇形,掌狀深裂,肉穗花序生于葉間,花黃色,核果集生成穗形,近球形,棕衣可制繩索、床墊等,葉可編帽子。
英palm;
國語辭典
棕櫚[ zōng lǘ ]
⒈ ?植物名。棕櫚科棕櫚屬,常綠喬木。干直如柱,無枝,高三丈余,雌雄異株,葉作掌狀分裂,柄甚長,叢生莖頂,葉柄下端包有褐色苞毛。夏初開花,肉穗花序,黃白色。核果為球形,藍(lán)黑色。木材可制器具,其苞毛包于莖干上,俗稱為「棕毛」,強(qiáng)韌耐水濕,可制繩子、掃帚、雨具等。
棕櫚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棕 | zōng | 木 | 12畫 | 基本字義 棕 zōng(ㄗㄨㄥ) ⒈ ?〔棕櫚〕常綠喬木,莖直立不分枝,葉大,木材可制器具,通稱“棕樹”。 ⒉ ?〔棕毛〕棕櫚葉鞘的纖維,簡稱“棕”,如“棕繩”,“棕繃”,“棕帚”,“棕編”。 ⒊ ?〔棕熊〕哺乳動物,體大,毛棕褐色。掌和肉可食,皮可制皮褥,膽可入藥。亦稱“馬熊”、“羆”;通稱“人熊”。 異體字 椶 ? 漢英互譯 palm、palm fibre 造字法 形聲:從木、宗聲 English hemp palm; palm tree |
櫚 | lǘ | 木 | 13畫 | 基本字義 櫚(櫚) lǘ(ㄌㄩˊ) ⒈ ?〔棕櫚〕見“棕”。 ⒉ ?〔栟( bēn )櫚〕見“栟2”。 ⒊ ?木名,紫紅色,似紫檀,有花紋,性堅硬,可做器具或扇骨。亦稱“花櫚木”、“花梨木”。 異體字 櫚 造字法 形聲:從木、閭聲 English palm |
棕櫚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棕櫚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