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簪
- 拼音yí zān
- 注音一ˊ ㄗㄢ
- 繁體遺簪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遺簪[ yí zān ]
⒈ ?見“遺簪”。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遺簮”。
⒉ ?指失落的簪子。
引《史記·滑稽列傳》:“前有墮珥,后有遺簪?!?br />《西湖游覽志馀·熙朝樂事》引 劉邦彥 《上元十五夜觀燈詩》:“歸遲不屬金吾禁,爭覓遺簪與墜鈿。”
清 錢謙益 《房??褪逃醵荣x長句十四韻為壽》:“去國味如初下第,掛冠情比舊遺簪?!?/span>
⒊ ?孔子 出游,遇一婦人失落簪子而哀哭。參見“遺簪墜屨”。
引孔子 弟子勸慰她。婦人曰:“非傷亡簪也,吾所以悲者,蓋不忘故也?!?br />事見《韓詩外傳》卷九。后以“遺簪”比喻舊物或故情。 唐 李嶠 《答李清河書》:“兄仁及遺簮,禮縟追賻,千古之下,凜然而高?!?br />唐 朱放 《九日陪劉中丞宴昌樂寺送梁廷評》詩:“不棄遺簮舊,寧辭落帽還?!?br />明 馮夢龍 《萬事足·刑廳叩信》:“豈不念遺簪,奈胭脂虎視眈,背生有子今無憾。”
清 王夫之 《雪賦》:“有似去國之臣,裴徊賜玦;下山之婦,悵惘遺簪。”
⒋ ?卸去簪纓。謂掛冠辭官。
引元 袁桷 《次韻雜詩》之五:“遺簪隱世德,忍垢躬灌園?!?/span>
遺簪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簪 | zān | 日 | 18畫 | 基本字義 簪 zān(ㄗㄢ) ⒈ ?用來綰住頭發(fā)的一種首飾,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別在頭發(fā)上:簪子。金簪。玉簪。簪纓(做官者顯貴之稱)。簪紳。 ⒉ ?插,戴:簪戴。簪菊。簪筆(古人朝見,插筆于冠,以備記事)。簪笏(古代笏以記事,簪筆以備寫,臣僚奏事執(zhí)笏簪筆。故亦稱做官)。 異體字 兂 簮 漢英互譯 hairpin 造字法 形聲:從竹、聲 English hairpin, clasp; wear in hair |
遺 | yí | 辶 | 12畫 | 基本字義 遺(遺) yí(一ˊ) ⒈ ?丟失:遺失。遺落。 ⒉ ?漏掉:遺忘。遺漏。 ⒊ ?丟失的東西,漏掉的部分:補遺。路不拾遺。 ⒋ ?余,留:遺留。遺俗。遺聞。遺址。遺風(fēng)。遺憾。遺老(a.經(jīng)歷世變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⒌ ?死人留下的:遺骨。遺言。遺囑。 ⒍ ?不自覺地排泄:遺尿。遺精。 ⒎ ?生物體的構(gòu)造和生理機能由上一代傳給下一代:遺傳。 ⒏ ?拋棄:遺棄。 異體字 遺 漢英互譯 involuntary discharge of urine、leave |
遺簪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遺簪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