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嶷
- 拼音qí yí
- 注音ㄑ一ˊ 一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歧嶷[ qí nì ]
⒈ ?《詩·大雅·生民》:“克岐克嶷,以就口食?!敝^六、七歲。
引證解釋
⒈ ?后謂幼年聰慧為“歧嶷”。
引《詩·大雅·生民》:“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毛 傳:“岐,知意也;嶷,識(shí)也。”
《后漢書·馬援傳》:“客卿幼而歧嶷,年六歲能應(yīng)接諸公,專對(duì)賓客?!?br />《文選·左思<吳都賦>》:“歧嶷繼體,老成弈世?!?br />劉逵 注:“歧嶷,謂有識(shí)知也。”
《北史·魏彭城王勰傳》:“彭城王勰 字 彥和,少而歧嶷,姿性不羣?!?/span>
⒉ ?謂六、七歲。
引唐 慧琳 《一切經(jīng)音義》卷十:“﹝歧嶷﹞亦言六、七歲也?!?br />王闿運(yùn) 《王仲章碣》:“君天姿雋異,緝熙光明,曾未歧嶷,堂堂神秀?!?/span>
歧嶷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嶷 | yí | 山 | 17畫 | 基本字義 嶷 yí(一ˊ) ⒈ ?〔九嶷〕山名,在湖南省。相傳是舜安葬的地方;又指九嶷山之神,如:“嶷嶷繽兮并迎?!薄R嘧鳌熬乓伞?。 異體字 ? 造字法 形聲:從山、疑聲 English a range of mountains in Hunan province |
歧 | qí | 止 | 8畫 | 基本字義 歧 qí(ㄑ一ˊ) ⒈ ?岔道,偏離正道的小路:歧途(岔道,喻錯(cuò)誤的道路,如“誤入歧歧”)。 ⒉ ?不相同,不一致:歧義。歧視。 異體字 岐 ? 枝 跂 漢英互譯 branch、divergent、fork 造字法 形聲:從止、支聲 English fork of road; branching off |
歧嶷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歧嶷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