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徑
- 拼音xié jìng
- 注音ㄒ一ㄝˊ ㄐ一ㄥˋ
- 繁體邪徑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邪徑[ xié jìng ]
⒈ ?見“邪徑”。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邪逕”。
⒉ ?比正道近便的小路。
引《漢書·五行志中之上》:“成帝 時(shí)謌謡又曰:‘邪徑敗良田,讒口亂善人?!?br />晉 皇甫謐 《高士傳·焦先》:“冬夏袒不著衣,臥不設(shè)席,又無蓐,以身親土,其體垢污,皆如泥滓。不行人間,或數(shù)日一食,行不由邪徑,目不與女子?!?br />清 顧圖河 《任運(yùn)》詩:“善走須得途,邪徑不可行。”
⒊ ?比喻不正當(dāng)?shù)男袕健?/p>
引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子且下車,子適知邪徑之速,不慮失道之迷。”
《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jīng)講經(jīng)文》:“背真原,驀邪逕,夸俊夸能頭上騁。”
明 何景明 《何子·上作》:“正道壞則邪徑成,公室衰則私門盛。”
章炳麟 《魏武帝頌》:“布貞士於周行,遏苞苴於邪徑。”
國語辭典
邪徑[ xié jìng ]
⒈ ?不正的行徑。
引《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邪徑敗良田,讒口亂善人。」
《文選·張衡·東京賦》:「回行道乎伊闕,邪徑捷乎轘轅。」
邪徑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邪 | xié yá yé yú xú | 阝 | 6畫 | 基本字義 邪 xié(ㄒ一ㄝˊ) ⒈ ?不正當(dāng),不正派:邪惡( è )。邪念。邪說。 ⒉ ?中醫(yī)指引起疾病的環(huán)境因素:寒邪。風(fēng)邪。 ⒊ ?迷信的人指鬼神給予的災(zāi)禍:中( zhòng )邪。 ⒋ ?妖異怪誕:邪魔。邪術(shù)。 ⒌ ?古同“斜”。 其他字義 邪 yá(一ㄚˊ) ⒈ ?古同“玡”,瑯玡山。 其他字義 邪 yé(一ㄝˊ) ⒈ ?古同“耶”,疑問詞。 其他字義 邪 yú(ㄩˊ) ⒈ ?古同“餘”。 其他字義 邪 xú(ㄒㄨˊ) ⒈ ?古同“徐”,緩慢。 異體字 斜 耶 衺 铘 |
徑 | jìng | 彳 | 8畫 | 基本字義 徑(徑) jìng(ㄐ一ㄥˋ) ⒈ ?小路;亦指道路,方法:徑道。山徑。捷徑。途徑。大相徑庭(相差太遠(yuǎn))。 ⒉ ?直,直捷了當(dāng):徑直。徑流。徑情(任性)。徑自。 ⒊ ?數(shù)學(xué)上指連接圓心和圓周的直線:直徑。 異體字 徑 逕 漢英互譯 pathway 造字法 形聲:從彳、聲 English narrow path; diameter; direct |
邪徑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邪徑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