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塵
- 拼音shí chén
- 注音ㄕˊ ㄔㄣˊ
- 繁體拾塵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拾塵[ shí chén ]
⒈ ?傳說(shuō)孔子困于陳蔡之間,七日不得食。后得米,由顏回、仲由二人在一間破屋里燒飯。顏回見一塊煙灰落到飯里,感到被弄污的飯棄之可惜,就取來(lái)吃了。子貢從遠(yuǎn)處望見,以為他偷食,告訴了孔子??鬃诱f(shuō)顏回不會(huì)做這種事。后來(lái)問明情況,孔子說(shuō):我也會(huì)這樣做的。見《孔子家語(yǔ)·顏回》。《呂氏春秋·任教》亦載此事,稍異:謂孔子親見而懷疑,后查明情況,嘆道:“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焙笠浴笆皦m”喻因誤會(huì)而致疑。
引證解釋
⒈ ?傳說(shuō) 孔子 困于 陳 蔡 之間,七日不得食。后得米,由 顏回、仲由 二人在一間破屋里燒飯。 顏回 見一塊煙灰落到飯里,感到被弄污的飯棄之可惜,就取來(lái)吃了。 子貢 從遠(yuǎn)處望見,以為他偷食,告訴了 孔子??鬃?說(shuō) 顏回 不會(huì)做這種事。后來(lái)問明情況, 孔子 說(shuō):我也會(huì)這樣做的。見《孔子家語(yǔ)·顏回》。
引《呂氏春秋·任教》亦載此事,稍異:謂 孔子 親見而懷疑,后查明情況,嘆道:“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
后以“拾塵”喻因誤會(huì)而致疑。 晉 陸機(jī) 《君子行》:“掇蜂滅天道,拾塵惑 孔顏?!?br />唐 李白 《雪讒詩(shī)贈(zèng)友人》:“拾塵掇蜂,疑圣猜賢。”
《舊唐書·韋處厚傳》:“蓋 曾參 有投杼之疑,先師有拾塵之戒。”
亦作“拾煤”。 唐 劉禹錫 《上杜司徒書》:“於掇蜂而知父子之可閒,於拾煤而知圣賢之可疑。”
明 陳子龍 《復(fù)張郡侯書》:“誰(shuí)興拾煤之謗,徒受唾天之污?!?/span>
國(guó)語(yǔ)辭典
拾塵[ shí chén ]
⒈ ?相傳孔子困于陳、蔡間,七日不得食,顏回索米煮飯,熟時(shí),孔子見顏回偷吃,遂借夢(mèng)以問,回即答因煤灰沾米,不忍丟棄,所以把它吃下去。典出《呂氏春秋·審分覽·任數(shù)》。后以拾塵比喻誤會(huì)。
引晉·陸機(jī)〈君子行〉:「掇蜂滅天道,拾塵惑孔顏?!?br />《舊唐書·卷一五九·韋處厚傳》:「蓋曾參有投杼之疑,先師有拾塵之戒?!?/span>
拾塵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拾 | shí shè | 扌 | 9畫 | 基本字義 拾 shí(ㄕˊ) ⒈ ?撿,從地上拿起:拾草。拾糞。拾零(撿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標(biāo)題)。拾取。俯拾皆是。拾人牙慧。 ⒉ ?收,斂,整理:收拾。拾掇。 ⒊ ?“十”的大寫。 ⒋ ?舊稱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護(hù)袖。 其他字義 拾 shè(ㄕㄜˋ) ⒈ ?古同“涉”,歷,經(jīng)由:拾級(jí)而上。 異體字 十 漢英互譯 collect、pick up、ten 相關(guān)字詞 丟 造字法 形聲:從扌、合聲 English pick up, collect, tidy up; accounting form of the numeral ten |
塵 | chén | 小 | 6畫 | 基本字義 塵(塵) chén(ㄔㄣˊ) ⒈ ?飛揚(yáng)的灰土:塵土。塵埃。塵垢。塵芥(塵土和小草,喻輕微的事物)。粉塵。煙塵。甚囂塵上。望塵莫及。 ⒉ ?佛家、道家指人間:紅塵。塵世。 異體字 塵 漢英互譯 dirt、dust、this world 造字法 會(huì)意 |
拾塵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拾塵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