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鬣
- 拼音zhū liè
- 注音ㄓㄨ ㄌ一ㄝ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朱鬣[ zhū liè ]
⒈ ?馬的紅色頸毛。
⒉ ?神馬名。
⒊ ?紅色的背鰭。借指美麗的魚。
引證解釋
⒈ ?馬的紅色頸毛。
引《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北經(jīng)》:“﹝ 犬封國 ﹞有文馬,縞身朱鬣,目若黃金,名曰吉量。”
唐 王績 《無心子傳》:“昔者 蜚廉氏 有二馬,一者朱鬣白毳、龍骼鳳臆。”
元 張憲 《二月八日游皇城西華門外觀嘉拿弟走馬歌》:“潛蛟雙綰玉抱肚,朱鬣分毛散紅霧?!?/span>
⒉ ?神馬名。
引《后漢書·輿服志上》:“白馬者,朱其髦尾為朱鬣云?!?br />南朝 梁簡文帝 《馬寶頌序》:“是以天不愛道,白馬嘶風(fēng),王澤効祥,朱鬣降祉?!?br />南朝 梁 孫柔之 《瑞應(yīng)圖·白馬朱鬣》:“明王在上,則白馬朱鬣至。”
⒊ ?紅色的背鰭。借指美麗的魚。
引宋 蘇轍 《次韻子瞻渼陂魚》:“鯨孫蛟子誰復(fù)惜,朱鬣金鱗漫如染?!?/span>
朱鬣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朱 | zhū shú | 木 | 6畫 | 基本字義 朱(硃) zhū(ㄓㄨ) ⒈ ?紅色:朱紅。朱批。朱筆。朱文(印章上的陽文)。朱門(紅漆大門,舊時(shí)指豪富人家)。 ⒉ ?礦物名:朱砂(無機(jī)化合物,中醫(yī)用于鎮(zhèn)靜劑。亦稱“辰砂”、“丹砂”)。朱墨。 ⒊ ?姓。 其他字義 朱 shú(ㄕㄨˊ) ⒈ ?〔朱提( shí )〕古地名。 漢武帝 時(shí)置縣,治所在今 云南省? 昭通縣 境。后立為郡。 異體字 株 硃 漢英互譯 bright red、cinnabar、vermilion 相關(guān)字詞 墨 造字法 指事:在“木”中間加一短橫,指出木 |
鬣 | liè | 髟 | 25畫 | 基本字義 鬣 liè(ㄌ一ㄝˋ) ⒈ ?馬、獅子等頸上的長毛:鬣鬃。剛鬣。 ⒉ ?魚頷旁小鰭。 ⒊ ?〔鬣狗〕哺乳動物,外形略像狗,頭比狗的頭短而圓,毛棕黃或棕褐色,有許多不規(guī)則的黑褐斑點(diǎn),多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qū),吃獸類尸體腐爛的肉。 ⒋ ?掃帚的末端。 異體字 ? ? 鬛 漢英互譯 mane 造字法 形聲:從髟、鼠聲 English horse's mane; fin; human whiskers |
朱鬣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朱鬣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