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伐
- 拼音sì fá
- 注音ㄙˋ ㄈㄚ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四伐[ sì fá ]
⒈ ?用武器擊刺四次。
⒉ ?古代樂舞以“四伐”象征征伐四方。
引證解釋
⒈ ?用武器擊刺四次。
引《書·牧誓》:“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br />孔 傳:“伐,謂擊刺。少則四五,多則六七以為例。”
⒉ ?古代樂舞以“四伐”象征征伐四方。
引《史記·樂書》:“夫樂者,象成者也??偢啥搅ⅲ?武王 之事也……夾振之而四伐,盛威於中國也?!?br />裴駰 集解引 王肅 曰:“四伐者,伐四方與 紂 同惡者。一擊一刺為一伐也?!?br />張守節(jié) 正義:“夾振,謂 武王 與大將夾軍而奮鐸振動士卒也。言當奏《武》樂時,亦兩人執(zhí)鐸夾之,為節(jié)之象也。凡四伐到一止,當伐 紂 時,士卒皆四伐一止也……故作《武》樂儛者,亦以干戈伐之象也?!?/span>
四伐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四 | sì | 囗 | 5畫 | 基本字義 四 sì(ㄙˋ) ⒈ ?數(shù)名,三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肆”代):四方。四邊。四序(即“四季”)。四體(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隸、篆四種字體)。四庫(古籍經(jīng)、史、子、集四部的代稱。亦稱“四部”)。四君子(中國畫中對梅、蘭、竹、菊四種花卉題材的總稱)。 ⒉ ?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中的低音“6”。 異體字 亖 肆 漢英互譯 four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four |
伐 | fá | 亻 | 6畫 | 基本字義 伐 fá(ㄈㄚˊ) ⒈ ?砍:伐樹。砍伐。 ⒉ ?征討:討伐。伐罪(征討有罪的人)。口誅筆伐。 ⒊ ?自夸:伐善(夸自己的好處)。伐智。不矜不伐。 異體字 傠 瞂 漢英互譯 cut down、strike 造字法 會意:從亻、從戈 English cut down, subjugate, attack |
四伐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四伐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