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王
- 拼音qī wáng
- 注音ㄑ一 ㄨㄤ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七王[ qī wáng ]
⒈ ?指七國。
⒉ ?指漢景帝時(shí)吳、楚、趙、膠西、濟(jì)南、菑川、膠東等七個(gè)叛亂的諸侯王。
⒊ ?南宋追封高宗時(shí)抗金諸將韓世忠為蘄王、劉安世為鄜王、張俊為循王、岳飛為鄂王、楊存中為和王、吳玠為涪王、吳璘為信王,合稱七王。見宋王應(yīng)麟《小學(xué)紺珠·名臣下·七王》。
引證解釋
⒈ ?指七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及至縱橫之世,史職猶存。
引秦 并七王,而 戰(zhàn)國 有《策》?!?br />《晉書·地理志上》:“陵夷至於 戰(zhàn)國,遂有七王?!?br />原注:“韓、魏、趙、燕、齊、秦、楚。”
⒉ ?指 漢景帝 時(shí) 吳、楚、趙、膠西、濟(jì)南、菑川、膠東 等七個(gè)叛亂的諸侯王。
引明 徐光啟 《聞楚變有感》詩:“我聞 漢景 時(shí),作難自七王。”
⒊ ?南宋 追封 高宗 時(shí)抗金諸將 韓世忠 為 蘄王、劉安世 為 鄜王、張俊 為 循王、岳飛 為 鄂王、楊存中 為 和王、吳玠 為 涪王、吳璘 為 信王,合稱七王。見 宋 王應(yīng)麟 《小學(xué)紺珠·名臣下·七王》。
七王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王 | wáng wàng | 王 | 4畫 | 基本字義 王 wáng(ㄨㄤˊ) ⒈ ?古代一國君主的稱號(hào),現(xiàn)代有些國家仍用這種稱號(hào):王國。王法。公子王孫。王朝( cháo )。 ⒉ ?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⒊ ?一族或一類中的首領(lǐng):山大王。蜂王。王牌(橋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⒋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⒌ ?姓。 其他字義 王 wàng(ㄨㄤˋ) ⒈ ?古代指統(tǒng)治者謂以仁義取得天下:王天下。王此大邦。 異體字 玉 漢英互譯 amir、great、king 造字法 |
七 | qī | 一 | 2畫 | 基本字義 七 qī(ㄑ一) ⒈ ?數(shù)名,六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柒”代)。 ⒉ ?文體名,或稱“七體”,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 ⒊ ?舊時(shí)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稱“做七”。 異體字 柒 漢英互譯 seven 造字法 會(huì)意 English seven |
七王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七王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