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
- 拼音zì zhī
- 注音ㄗˋ ㄓ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自知[ zì zhī ]
⒈ ?認識自己;自己明了。
英know oneself;
引證解釋
⒈ ?認識自己;自己明了。
引《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br />《漢書·貢禹傳》:“然非自知奢僭也,猶 魯昭公 曰:‘吾何僭矣?!?br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孤於 公瑾,義猶二君,樂 胤 成就,豈有已哉?迫 胤 罪惡,未宜便還,且欲苦之,使自知耳。”
明 宗臣 《報劉一丈書》:“夫才德不稱,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br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論諷刺》:“人也并不全不自知其丑,然而他不愿意改正,只希望隨時消掉,不留痕跡,剩下的單是美點。”
⒉ ?自然知曉。
引《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骸俺悸劻加癫滑?,資質潤美,不待刻瑑,此亡異 達巷 黨人不學而自知也?!?br />漢 王充 《論衡·實知》:“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span>
國語辭典
自知[ zì zhī ]
⒈ ?自身知曉、明白。
引《三國演義·第九回》:「邕雖不才,亦知大義,豈肯背國而向卓?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自知罪大?!?br />《老殘游記·第二回》:「話說老殘在漁船上被眾人砸得沉下海去,自知萬無生理,只好閉著眼睛,聽他怎樣?!?/span>
自知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自 | zì | 自 | 6畫 | 基本字義 自 zì(ㄗˋ) ⒈ ?本人,己身: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滿。自詡。自餒。自重( zhòng )。自尊。自謙。自覺( jué )。自疚。自學。自圓其說。自慚形穢。自強不息。 ⒉ ?從,由:自從。自古以來。 ⒊ ?當然: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滅。放任自流。 ⒋ ?假如:自非圣人,外寧必有內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from、since、oneself、self 造字法 象形像鼻形 English self, private, personal; from |
知 | zhī zhì | 矢 | 8畫 | 基本字義 知 zhī(ㄓ) ⒈ ?曉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覺(有感覺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 ⒉ ?使知道:通知。知照。 ⒊ ?學識,學問:知識,求知。無知。 ⒋ ?主管:知縣(舊時的縣長)。知府。知州。知賓(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知客”)。 ⒌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⒍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其他字義 知 zhì(ㄓˋ) ⒈ ?古同“智”,智慧。 異體字 智 漢英互 |
自知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自知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