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
- 拼音máo zhú
- 注音ㄇㄠˊ ㄓㄨˊ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毛竹[ máo zhú ]
⒈ ?竹的一種,又叫南竹。通常高達二三丈,節(jié)間的距離較短。它是優(yōu)良的建筑材料,也可用來制造器物。
英Mao bamboo;
引證解釋
⒈ ?竹的一種。生長于南方,主要分布于我國 長江 流域各地山區(qū)。稈高大粗勁,堅韌富彈性,可制作家具、農(nóng)具、漁具、紙張和用于建筑等。筍鮮美,可食用。
引唐 李商隱 《武夷山》詩:“武夷洞 里生毛竹,老盡曾孫更不來?!?br />《說郛》卷六六引 元 劉美之 《續(xù)竹譜》:“毛竹生 武夷山?!?br />《廣群芳譜·竹譜一》:“貓竹,一作‘茅竹’,又作‘毛竹’,榦大而厚,異於眾竹,人取以為舟?!?br />茹志鵑 《高高的白楊樹·百合花》:“我想到這里,又想起我那個小同鄉(xiāng),那個拖毛竹的小伙?!?/span>
國語辭典
毛竹[ máo zhú ]
⒈ ?植物名。禾本科毛竹屬,常綠苞木。高度可達十二公尺以上,根莖細長,地下莖中空,有明顯的節(jié),節(jié)上有一條環(huán)狀突起。葉多三枚一叢,狹披針形,表面綠色,背面稍帶白色?;ㄋ攵鄶?shù),密集為披針狀圓柱形,淡綠色。原產(chǎn)于我國長江以南諸省,是優(yōu)良的建筑材料,也可用來制造器物。
英語moso bamboo (Phyllostachys edulis)?, used as timber etc
德語Moso-Bambus (lat: Phyllostachys edulis)? (Eig, Bio)?
法語bambou Moso, Phyllostachys edulis
毛竹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竹 | zhú | 竹 | 6畫 | 基本字義 竹 zhú(ㄓㄨˊ) ⒈ ?常綠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筍,莖有很多節(jié),中間是空的,質(zhì)地堅硬,種類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葉。竹筍。竹編(用竹篾編制的工藝品)。竹刻。 ⒉ ?指竹制管樂器:金石絲竹。 ⒊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 ⒋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amboo 造字法 象形:像竹形 English bamboo; flute; KangXi radical 118 |
毛 | máo | 毛 | 4畫 | 基本字義 毛 máo(ㄇㄠˊ) ⒈ ?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毛筆。羽毛。毛織品。毛骨悚然。輕于鴻毛。 ⒉ ?像毛的東西,指谷物或草:不毛之地。 ⒊ ?衣物上的霉菌:老沒見太陽都長毛了。 ⒋ ?粗糙,沒有加工的: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計)。毛坯。 ⒌ ?不是純凈的:毛利。毛重。 ⒍ ?行動急躁:毛躁。 ⒎ ?驚慌失措,主意亂了:把他嚇毛了。 ⒏ ??。好?。毛孩子。毛毛雨。 ⒐ ?貨幣貶值:錢毛了。 ⒑ ?量詞,用于錢幣,等于“角”,一圓 |
毛竹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毛竹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