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手
- 拼音chuí shǒu
- 注音ㄔㄨㄟˊ ㄕㄡ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垂手[ chuí shǒu ]
⒈ ?手下垂。表示恭敬。
例瀧吏垂手笑,官何問之愚!——韓愈《瀧吏》
英hands down; respect;
引證解釋
⒈ ?手下垂。
引《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
唐 韓愈 《瀧吏》詩:“瀧吏垂手笑,官何問之愚?!?br />常以之表示恭敬。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叉手橫仗》:“今胥吏之承官長,輿儓之侍主人,每見必軃袖垂手,以示敬畏?!?br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鮑文卿 ﹞立著垂手回了幾句話,退到廊下去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回:“我不覺立定了腳,抬頭往門里一看。只見有四五個(gè)家人打扮的,在那里垂手站班?!?/span>
⒉ ?表示容易。
引明 賈仲名 《對玉梳》第三折:“獨(dú)攜琴劍入 長安,垂手功名自不難?!?br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書》:“孰知十日之間,一舉而成, 金陵 已垂手而得矣?!?br />艾蕪 《對目前文藝的一點(diǎn)感想》:“要發(fā)現(xiàn)別人沒有看見的東西,要發(fā)現(xiàn)別人沒有聽到的東西,這都要大力探索,反復(fù)琢磨,不是一下子垂手可得的?!?/span>
⒊ ?伸手。
引唐 王維 《河南嚴(yán)尹弟見宿敝廬訪別人賦十韻》:“拂衣迎五馬,垂手憑雙童。”
⒋ ?舞樂名。
引《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六·大垂手》:“《樂府解題》曰:‘大垂手、小垂手,皆言舞而垂其手也。’”
南朝 梁 吳均 《大垂手》:“垂手忽迢迢, 飛燕 掌中嬌。”
唐 鮑溶 《范真?zhèn)魇逃塾屑囊蚍畛辍分骸凹t袂歌聲起,因君始得聞。黃昏小垂手,與我駐浮云?!?/span>
國語辭典
垂手[ chuí shǒu ]
⒈ ?雙手下垂,表示敬意。
引《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只是那王孫公子們來,他卻不敢和他起坐,只許垂手相見?!?br />《紅樓夢·第五四回》:「于是除邢王二夫人,滿席都離了席,俱垂手旁侍?!?/span>
⒉ ?古樂舞。舞者舞而垂其手。
引《樂府詩集·卷七六·雜曲歌辭十六·南朝梁·吳均·大垂手》:「垂手忽迢迢,飛燕掌中嬌?!?br />唐·鮑溶〈范真?zhèn)魇逃塾屑囊蚍畛辍翟娨哗柺字骸更S昏小垂手,與我駐浮云?!?/span>
垂手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手 | shǒu | 手 | 4畫 | 基本字義 手 shǒu(ㄕㄡˇ) ⒈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難辦,像荊棘刺手)。著( zhuó )手(開始做,動(dòng)手)。手不釋卷。 ⒉ ?拿著:人手一冊。 ⒊ ?親自動(dòng)手:手稿。手跡。手令。手書(a.筆跡;b.親筆書信)。 ⒋ ?技能、本領(lǐng):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 ⒌ ?做某種事情或擅長某種技能的人:國手。扒手。生產(chǎn)能手。 ⒍ ?小巧易拿的:手槍。手冊。 異體字 扌 漢英互譯 a bunch of fives、fist、hand、manus、mauley、p |
垂 | chuí | 土 | 8畫 | 基本字義 垂 chuí(ㄔㄨㄟˊ) ⒈ ?東西一頭掛下:垂楊柳。垂釣。垂直。垂線。垂手(a.表示容易;b.表示恭敬)。垂淚。垂髫(頭發(fā)下垂,指兒童)。垂頭喪氣。 ⒉ ?敬辭,用于別人(多是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行動(dòng):垂愛。垂憐。垂詢。 ⒊ ?傳下去,傳留后世:垂范。永垂不朽。 ⒋ ?接近,快要:垂危。垂老。垂成。功敗垂成。 異體字 埀 捶 陲 漢英互譯 droop、hand down、loll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let down; suspend, hand; down |
垂手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垂手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