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笏
- 拼音xiàng hù
- 注音ㄒ一ㄤˋ ㄏㄨ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象笏[ xiàng hù ]
⒈ ?象牙制的手板。古代品位較高的官員朝見君主時(shí)所執(zhí),供指畫和記事。
引證解釋
⒈ ?象牙制的手板。古代品位較高的官員朝見君主時(shí)所執(zhí),供指畫和記事。
引《禮記·玉藻》:“史進(jìn)象笏,書思對(duì)命。”
鄭玄 注:“書之於笏,為失忘也。”
《北史·李穆傳》:“其一門執(zhí)象笏者百餘人。”
《新唐書·車服志》:“象笏,上圓下方,六品以竹木,上挫下方。”
明 歸有光 《項(xiàng)脊軒志》:“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 宣德 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dāng)用之?!?/span>
國(guó)語辭典
象笏[ xiàng hù ]
⒈ ?象牙制成的手板。明代以前一至五品的高官所執(zhí)。
引《禮記·玉藻》:「史進(jìn)象笏,書思對(duì)命?!?br />《新唐書·卷二四·車服志》:「象笏,上圓下方,六品以竹木,上挫下方?!?/span>
象笏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象 | xiàng | 豕 | 11畫 | 基本字義 象 xiàng(ㄒ一ㄤˋ) ⒈ ?哺乳動(dòng)物,是目前地球陸地上最大的哺乳類動(dòng)物,多產(chǎn)在印度、非洲等熱帶地區(qū),門牙極長(zhǎng),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藝術(shù)品:象牙。象牙寶塔(喻脫離群眾和生活的文學(xué)家、藝術(shù)家的小天地)。 ⒉ ?形狀,樣子:形象。景象。氣象?,F(xiàn)象。想象。象征。萬象更新。象聲。象形。 異體字 像 漢英互譯 as、elephant、shape、imitate、seem、look as if 造字法 象形:像大象之形 English elephant; ivory; figure, image |
笏 | hù | 竹 | 10畫 | 基本字義 笏 hù(ㄏㄨˋ) ⒈ ?古代大臣上朝拿著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記事:朝( cháo )笏?!熬┱滓嵤鍎t,怫然曳笏卻立”。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cepter 造字法 形聲:從竹、勿聲 English tablet held by someone having authority |
象笏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象笏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