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
- 拼音zhōng fú
- 注音ㄓㄨㄥ ㄈㄨˊ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中伏[ zhōng fú ]
⒈ ?夏至后的第四個庚日,是三伏的第二伏,一般為10天,有的年份為20天。
英the second of the three ten-day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 (sometimes lasting twenty days instead of ten);
⒉ ?通常也指從夏至后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
引證解釋
⒈ ?三伏的第二伏。也稱二伏。通常指從夏至后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參見“三伏”。
引唐 皎然 《五言奉和陸使君長源水堂納涼》:“六月正中伏,水軒氣常凄?!?br />宋 惠洪 《夏日陪楊邦基烹茶分韻得嘉字》:“炎炎三伏過中伏,秋光先到幽人家?!?br />宋 曾鞏 《苦熱》詩:“憶初中伏時,怫鬱炎氣升。”
國語辭典
中伏[ zhōng fú ]
⒈ ?三伏的第二伏。指夏至后第四庚日。
中伏[ zhòng fú ]
⒈ ?中了敵人的埋伏。
例如:「都怪我太不小心,不然我們也不會中伏!」
英語last ten days of July and first ten days of August, the second of 三伏 sān fú, three hottest periods of the year
中伏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中 | zhōng zhòng | 丨 | 4畫 | 基本字義 中 zhōng(ㄓㄨㄥ) ⒈ ?和四方、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中心。當(dāng)( dàng )中。中原。中華。 ⒉ ?在一定范圍內(nèi),里面:暗中。房中。中飽。 ⒊ ?性質(zhì)或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輟(中途停止進(jìn)行)。中等。中流砥柱。 ⒋ ?表示動作正在進(jìn)行:在研究中。 ⒌ ?特指“中國”:中式。中文。 ⒍ ?適于,合于:中看。 其他字義 中 zhòng(ㄓㄨㄥˋ) ⒈ ?恰好合上:中選。中獎。中意(會意,滿意)。 ⒉ ?受到,遭受:中毒。中計。 ⒊ ?科 |
伏 | fú | 亻 | 6畫 | 基本字義 伏 fú(ㄈㄨˊ) ⒈ ?趴,臉向下,體前屈:伏臥。伏案讀書。 ⒉ ?低下去:此起彼伏。 ⒊ ?屈服,承認(rèn)錯誤或受到懲罰:伏法。伏輸。伏辯(伏罪的供狀,亦作“伏辨”)。 ⒋ ?使屈服:降伏。降龍伏虎。 ⒌ ?隱藏:伏兵。埋伏。 ⒍ ?農(nóng)歷劃分夏季最炎熱的三個階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⒎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end over、hot seasons、subide、pronate 相關(guān)字詞 起 造字法 會意:從亻、從犬 English crouch, crawl, lie hidden, conceal |
中伏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中伏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