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
詞語解釋
故意[ gù yì ]
⒈ ?存心;有意識(shí)地。明知不應(yīng)或不必這樣做而這樣做。
例故意搗亂。
故意刁難。
英intentionally; deliberately; designedly;
引證解釋
⒈ ?舊友的情意。
引《南史·鮑泉傳》:“僧辯 入,乃背 泉 而坐曰:‘ 鮑郎,卿有罪,令旨使我鎖卿,卿勿以故意見期?!?br />唐 杜甫 《贈(zèng)衛(wèi)八處士》詩:“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br />清 吳敏樹 《吳云臺(tái)哀辭》:“其生平所與交游,始皆與盡歡,后多稍疏,避而去。獨(dú)余猶以故意遇之?!?/span>
⒉ ?原意;舊意。
引唐 溫庭筠 《張靜婉<采蓮曲>序》:“侃 自為《採蓮》二曲,今樂府所存,失其故意?!?/span>
⒊ ?存心;有意識(shí)地。
引明 馮惟敏 《不伏老》第一折:“都只是虛張聲勢,止不過故意窮忙?!?br />趙樹理 《小二黑結(jié)婚》一:“后來有些好玩笑的人,見了 三仙姑 就故意問別人‘米爛了沒有?’”
國語辭典
故意[ gù yì ]
⒈ ?存心、有意。
引《紅樓夢·第六二回》:「怪道他出這個(gè)令,故意惹人笑?!?br />《文明小史·第三五回》:「二人約會(huì)定了,只待慕政回來,故意談些東洋的好處,來運(yùn)動(dòng)他?!?/span>
近存心 有心 有意
反意外 無心 無意
⒉ ?舊友的情意。
引唐·杜甫〈贈(zèng)衛(wèi)八處士〉詩:「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span>
⒊ ?法律上指行為人認(rèn)識(shí)構(gòu)成犯罪之事實(shí),而決心使其發(fā)生,或任其發(fā)生之意思狀態(tài)。
英語deliberately, on purpose
德語Vorsatz, mit Absicht (S, Rechtsw)?, etw. mit Absicht tun
法語exprès, volontairement
故意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意 | yì | 心 | 13畫 | 基本字義 意 yì(一ˋ) ⒈ ?心思:意思。意見。意義。意味。意念。意志(為了達(dá)到既定目的而自覺努力的心理狀態(tài))。注意。同意。意在筆先。意在言外。 ⒉ ?心愿,愿望:意愿。愿意。意向。意圖。意皆。好意?!白砦讨獠辉诰啤?。 ⒊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態(tài):春意。詩意。愜意。情意。意境。 ⒋ ?料想,猜想:意料。意想。意外。 異體字 噫 悥 憶 漢英互譯 expect、intention、meaning、suggestion、wish 造字法 會(huì)意:從心、從音 English thought, idea, opini |
故 | gù | 攵 | 9畫 | 基本字義 故 gù(ㄍㄨˋ) ⒈ ?意外的事情:事故。變故。故障。 ⒉ ?原因:緣故。原故。 ⒊ ?有心,存心:故意。故殺(有意謀殺)。明知故犯。 ⒋ ?老,舊,過去的,原來的:故事(a.舊事,成例;b.有連貫性的比較完整的事情,比較適合于口頭講述,“事”讀輕聲)。故人。故鄉(xiāng)。故土(故鄉(xiāng))。故園(故鄉(xiāng))。故居。故國(故鄉(xiāng),亦指祖國)。故紙堆(泛指舊而多的文籍)。革故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舊的,建立新的)。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