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犀
- 拼音lóng xī
- 注音ㄌㄨㄥˊ ㄒ一
- 繁體龍犀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龍犀[ lóng xī ]
⒈ ?舊時(shí)相術(shù)家稱囟下骨隱起,下連鼻梁不斷。迷信者以為貴人之相。
引證解釋
⒈ ?舊時(shí)相術(shù)家稱囟下骨隱起,下連鼻梁不斷。迷信者以為貴人之相。
引《文選·劉孝標(biāo)<辯命論>》:“龍犀日角,帝王之表?!?br />李善 注:“朱建平 《相書》曰:‘頟有龍犀入髮,左角日,右角月,王天下也?!?/span>
龍犀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犀 | xī | 牛 | 12畫 | 基本字義 犀 xī(ㄒ一) ⒈ ?哺乳動(dòng)物,形狀略像牛,皮粗而厚,多皺紋。角生在鼻上,產(chǎn)于印度一帶的只生一只角,產(chǎn)于非洲的有兩只角,可做器物,亦可入藥(通稱“犀牛”):犀角。犀甲。犀照。靈犀。 ⒉ ?堅(jiān)固:犀舟(堅(jiān)固的船)。犀利(銳利;鋒利)。 異體字 造字法 會(huì)意 English rhinoceros; sharp, well-tempered |
龍 | lóng | 龍 | 5畫 | 基本字義 龍(龍) lóng(ㄌㄨㄥˊ) ⒈ ?傳說中的一種長(zhǎng)形、有鱗、有角的神異動(dòng)物,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云作雨:龍舟。龍燈。龍宮。龍駒(駿馬,喻才華出眾的少年)。畫龍點(diǎn)睛。龍?bào)椿⒕帷?⒉ ?古生物學(xué)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恐龍。 ⒊ ?封建時(shí)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稱關(guān)于皇帝的東西:龍顏。龍?bào)w。龍袍。 ⒋ ?姓。 異體字 龍 竜 龒 ? ? 漢英互譯 dragon、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
龍犀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龍犀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