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曲
- 拼音lǐ qǔ
- 注音ㄌ一ˇ ㄑㄨ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理曲[ lǐ qǔ ]
⒈ ?弄曲,演奏樂曲。
引證解釋
⒈ ?弄曲,演奏樂曲。
引南朝 陳 徐陵 《<玉臺新詠>序》:“五日猶賒,誰能理曲?!?br />唐 王維 《洛陽女兒行》:“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祇是薰香坐。”
宋 邢居實 《明妃引》:“披香殿 里夜吹笙, 未央宮 中朝理曲?!?/span>
⒉ ?理由欠缺;沒有道理。
引元 王結(jié) 《善俗要義·明要約》:“亦有詐立契約公肆欺謾者,然理曲之人,終亦敗露。”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改重傷為輕,改多傷為少,改理曲為理直,改有心為無心。”
理曲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曲 | qū qǔ | 曰 | 6畫 | 基本字義 曲(麯、麴) qū(ㄑㄨ) ⒈ ?彎轉(zhuǎn),與“直”相對:彎曲。曲折( zhé )。曲筆(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實、有意掩蓋真相的記載;②寫文章時故意離題而不直書其事的筆法)。曲肱而枕。曲盡其妙。 ⒉ ?不公正,不合理:曲說。曲解( jiě )。委曲求全。 ⒊ ?彎曲的地方:河曲。 ⒋ ?偏僻的地方:鄉(xiāng)曲。 ⒌ ?釀酒或制醬時引起發(fā)醇的東西:酒曲。曲霉。 ⒍ ?姓。 其他字義 曲 qǔ(ㄑㄨˇ) ⒈ ?能唱的文詞,一種藝術(shù)形式:曲藝。曲話。 ⒉ |
理 | lǐ | 王 | 11畫 | 基本字義 理 lǐ(ㄌ一ˇ) ⒈ ?物質(zhì)本身的紋路、層次,客觀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條理。事理。 ⒉ ?事物的規(guī)律,是非得失的標(biāo)準(zhǔn),根據(jù):理由。理性。理智。理論。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氣壯。 ⒊ ?自然科學(xué),有時特指“物理學(xué)”:理科,數(shù)理化。理療。 ⒋ ?按事物本身的規(guī)律或依據(jù)一定的標(biāo)準(zhǔn)對事物進行加工、處置:理財。理事。管理。自理。修理??偫怼?⒌ ?對別人的言行作出反應(yīng):理睬。答理。 ⒍ ?古代指獄官、法官。 |
理曲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理曲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