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
- 拼音dà fǎ
- 注音ㄉㄚˋ ㄈㄚˇ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大法[ dà fǎ ]
⒈ ?基本法則。
⒉ ?指國家的重要法令或根本法。
⒊ ?指朝廷的綱紀(jì)。
⒋ ?佛教語。謂大乘佛法。
⒌ ?復(fù)姓。宋代有大法樂霖。
引證解釋
⒈ ?基本法則。
引《荀子·儒效》:“其言行已有大法矣?!?br />唐 韓愈 《答劉秀才論史書》:“愚以為凡史氏褒貶大法,《春秋》已備之矣!”
魯迅 《墳·科學(xué)史教篇》:“就實(shí)歷而探新理,且更窺宇宙之大法,學(xué)者難之。”
⒉ ?指國家的重要法令或根本法。
引《后漢書·阜陵質(zhì)王延傳》:“先帝不忍親親之恩,枉屈大法,為王受愆?!?br />孫犁 《秀露集·文學(xué)和生活的路》:“既然是政治,國家的大法和功令,它必然作用于人民的現(xiàn)實(shí)生活,非常廣泛、深遠(yuǎn)。”
⒊ ?指朝廷的綱紀(jì)。
引唐 元稹 《批宰臣上尊號第二表》:“卿宜為我提振大法,修明政經(jīng),懾竄戎夷,阜康黎庶?!?/span>
⒋ ?佛教語。謂大乘佛法。
引《妙法蓮華經(jīng)·序品》:“今佛世尊,欲説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span>
⒌ ?復(fù)姓。 宋 代有 大法樂霖。
國語辭典
大法[ dà fǎ ]
⒈ ?基本法則。
引唐·韓愈〈答劉秀才論史書〉:「愚以為凡史氏襃貶大法,《春秋》已備之矣?!?/span>
⒉ ?國家的基本法。
例如:「中華民國憲法是我國的基本大法。」
大法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法 | fǎ | 氵 | 8畫 | 基本字義 法 fǎ(ㄈㄚˇ) ⒈ ?體現(xiàn)統(tǒng)治階段的意志,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則:法辦。法典。法官。法規(guī)。法律。法令。法定。法場。法理。法紀(jì)。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對稱。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dú)立參與民事活動,享有民事權(quán)利和承擔(dān)法律義務(wù)的社會組織)。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憲法(國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遙法外。 ⒉ ?處理事物的手段:辦法。設(shè)法。手法。寫法。 ⒊ ?仿效:效法。 |
大 | dà dài tài | 大 | 3畫 | 基本字義 大 dà(ㄉㄚˋ) ⒈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shù)量、強(qiáng)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⒉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⒊ ?規(guī)模廣,程度深,性質(zhì)重要:大局。大眾。 ⒋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shù)少:不大高興。 ⒌ ?年長,排行第一:老大。 ⒍ ?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 ⒎ ?時間更遠(yuǎn):大前年。 ⒏ ?〔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 |
大法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大法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