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辭
- 拼音zhèng cí
- 注音ㄓㄥˋ ㄘˊ
- 繁體正辭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正辭[ zhèng cí ]
⒈ ?端正言辭。正式文辭。正直、嚴(yán)正的言辭。
引證解釋
⒈ ?端正言辭。
引《易·繫辭下》:“理財(cái)正辭,禁民為非,曰義?!?br />漢 蔡邕 《郭泰碑》:“若乃砥節(jié)礪行,直道正辭。貞固足以干事,隱括足以矯時(shí)?!?br />《明史·左良玉傳》:“良玉 疾已劇,至 九江,邀總督 袁 繼咸 入舟中,袖中出密諭,云自皇太子,劫諸將盟, 繼咸 正辭拒之。”
⒉ ?正式文辭。
引《孔叢子·公儀》:“子思 曰:‘臣所記臣祖之言,或親聞之者,有聞之於人者,雖非其正辭,然猶不失其意焉?!?br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duì)》:“郊祀必洞於禮,戎事必練於兵,田穀先曉於農(nóng),斷訟務(wù)精於律。然后標(biāo)以顯義,約以正辭?!?/span>
⒊ ?正直、嚴(yán)正的言辭。
引《鹖冠子·能天》:“圣人知其所極,正辭者惠物者也?!?br />陸佃 注:“不詖、不淫、不邪、不遁,謂之正辭?!?br />漢 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頃者,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見(jiàn)賞,恒被謗訕之誅。遂使羣下結(jié)口,莫圖正辭。”
正辭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huà) | 意思解釋 |
---|---|---|---|---|
正 | zhèng zhēng | 止 | 5畫(huà) | 基本字義 正 zhèng(ㄓㄥˋ) ⒈ ?不偏斜,與“歪”相對(duì):正午。正中( zhōng )。正襟危坐。 ⒉ ?合于法則的:正當(dāng)( dāng )。正派。正楷。正規(guī)。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 ⒊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確。正義。正氣。 ⒋ ?恰好:正好。正中( zhōng )下懷。 ⒌ ?表示動(dòng)作在進(jìn)行中:他正在開(kāi)會(huì)。 ⒍ ?兩者相對(duì),好的、強(qiáng)的或主要的一方,與“反”相對(duì),與“副”相對(duì):正面。正本。 ⒎ ?純,不雜:正色。正宗。正統(tǒng)。純正。 ⒏ ?改去偏 |
辭 | cí | 辛 | 13畫(huà) | 基本字義 辭(辭) cí(ㄘˊ) ⒈ ?告別:告辭。辭訣。辭行。辭世。辭別。 ⒉ ?不接受,請(qǐng)求離去:辭職。辭呈。 ⒊ ?躲避,推托:不辭辛苦。辭讓。辭謝。推辭。 ⒋ ?解雇:辭退。 ⒌ ?同“詞”。 ⒍ ?優(yōu)美的語(yǔ)言:辭藻。修辭。 ⒎ ?講話;告訴:“請(qǐng)辭于軍”。 ⒏ ?文體的一種:辭賦。陶淵明《歸去來(lái)兮辭》。 異體字 辭 辝 辤 漢英互譯 diction、phraseology、take leave 造字法 會(huì)意:從舌、從辛 English words, speech, expression, phrase |
正辭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正辭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