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弢
- 拼音fú tāo
- 注音ㄈㄨˊ ㄊㄠ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伏弢[ fú tāo ]
⒈ ?仆倒在弓套上?!蹲髠鳌こ晒辍罚骸巴跽兖B(yǎng)由基,與之兩矢,使射呂锜。中項,伏弢。以一矢復(fù)命?!薄秶Z·晉語九》:“鄭人擊我。吾伏弢衉血,鼓音不衰?!表f昭注:“弢,弓衣也?!焙笠灾笧閲柢|或浴血奮戰(zhàn)。
引證解釋
⒈ ?仆倒在弓套上。
引《左傳·成公十六年》:“王召 養(yǎng)由基,與之兩矢,使射 呂錡。中項,伏弢。以一矢復(fù)命。”
《國語·晉語九》:“鄭 人擊我。吾伏弢衉血,鼓音不衰?!?br />韋昭 注:“弢,弓衣也?!?br />后以指為國捐軀或浴血奮戰(zhàn)。 唐 王維 《為曹將軍謝寫真表》:“愿死藝於伏弢,誓殺身於鳴轂。”
明 唐順之 《謝賜銀幣表》:“臣竊愧恩深力淺,任重才疎,敢忘伏弢,益思敵愾?!?/span>
伏弢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弢 | tāo | 弓 | 8畫 | 基本字義 弢 tāo(ㄊㄠ) ⒈ ?弓袋。 ⒉ ?囊;套子。 ⒊ ?同“韜”。 異體字 ? 韜 English bow case; scabbard; sheathe |
伏 | fú | 亻 | 6畫 | 基本字義 伏 fú(ㄈㄨˊ) ⒈ ?趴,臉向下,體前屈:伏臥。伏案讀書。 ⒉ ?低下去:此起彼伏。 ⒊ ?屈服,承認(rèn)錯誤或受到懲罰:伏法。伏輸。伏辯(伏罪的供狀,亦作“伏辨”)。 ⒋ ?使屈服:降伏。降龍伏虎。 ⒌ ?隱藏:伏兵。埋伏。 ⒍ ?農(nóng)歷劃分夏季最炎熱的三個階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⒎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end over、hot seasons、subide、pronate 相關(guān)字詞 起 造字法 會意:從亻、從犬 English crouch, crawl, lie hidden, conceal |
伏弢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伏弢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