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鱉
- 拼音zhū biē
- 注音ㄓㄨ ㄅ一ㄝ
- 繁體珠鱉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珠鱉[ zhū biē ]
⒈ ?亦作“珠蟞”。
⒉ ?龜?shù)囊环N,其足有珠。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珠蟞”。龜?shù)囊环N,其足有珠。
引《山海經(jīng)·東山經(jīng)》:“澧水 出焉,東流注于 余澤,其中多珠蟞魚(yú),其狀如肺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無(wú)癘?!?br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介部一·珠鱉》:“按《山海經(jīng)》云:葛山 澧水 有珠鱉,狀如肺而有目,六足有珠。 《一統(tǒng)志》云:生 高州 海中,狀如肺,四目六足而吐珠。 《呂氏春秋》云:澧水 魚(yú)之美者,名曰珠鱉,六足有珠。 《淮南子》云:蛤、蟹、珠鱉,與月盛衰。 《埤雅》云:鱉,珠在足;蚌,珠在腹。皆指此也。”
清 檀萃 《滇海虞衡志》卷八:“戴生 言:‘嘗有罾于河者,得一物如牛肺,遍體皆眼’……予曰:‘此珠鱉也,眼即珠也?!?/span>
珠鱉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huà) | 意思解釋 |
---|---|---|---|---|
珠 | zhū | 王 | 10畫(huà) | 基本字義 珠 zhū(ㄓㄨ) ⒈ ?蛤蚌因沙粒竄入殼內(nèi)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質(zhì),逐層包起來(lái)形成圓粒,乳白色或略帶黃色,有光澤,可做裝飾品,亦可入藥。稱“珍珠”(亦作“真珠”,簡(jiǎn)稱“珠”):珠蚌。珠寶。珠花。夜明珠。珠璣(喻優(yōu)美的詞藻或詩(shī)文)。珠聯(lián)璧合(珍珠聯(lián)成串,美玉放在一起,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⒉ ?像珠子的東西:汗珠。淚珠。露珠。 漢英互譯 bead、pearl 造字法 形聲:從王、朱聲 English precious stone, gem, jewel, pe |
鱉 | biē | 魚(yú) | 19畫(huà) | 基本字義 鱉(鱉) biē(ㄅ一ㄝ) ⒈ ?爬行動(dòng)物,生活在水中,形狀像龜,背甲上有軟皮,無(wú)紋。肉可食,甲可入藥。亦稱“甲魚(yú)”、“團(tuán)魚(yú)”;有的地區(qū)稱“黿”;俗稱“王八”。 異體字 鱉 鼈 龞 漢英互譯 turtle 造字法 形聲:從魚(yú)、敝聲 English turtle |
珠鱉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珠鱉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