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垣
- 拼音wēi yuán
- 注音ㄨㄟ ㄩㄢ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薇垣[ wēi yuán ]
⒈ ?唐開元元年改稱中書省為紫微省。簡稱微垣。元代稱行中書省為薇垣。明洪武九年改元代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司,亦沿稱為薇省或薇垣。清初也稱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明清時(shí)常以薇垣稱相當(dāng)于中書省的中樞機(jī)構(gòu)或布政司。
⒉ ?紫微垣的省稱。
引證解釋
⒈ ?唐 開元 元年改稱中書省為紫微省。簡稱微垣。 元 代稱行中書省為薇垣。 明 洪武 九年改 元 代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司,亦沿稱為薇省或薇垣。 清 初也稱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 明 清 時(shí)常以薇垣稱相當(dāng)于中書省的中樞機(jī)構(gòu)或布政司。
引明 吳承恩 《賀思翁受封障詞》:“昔年蘭省,已頒錦軸之榮;今日薇垣,又捧綸音之盛?!?br />清 趙翼 《戲?yàn)榈煮w寄邵耐亭》詩:“憶昔與君初結(jié)交,儤值薇垣情最密。”
⒉ ?紫微垣的省稱。
引明 王猷定 《軍山看日出》詩:“長鯨鼓浪吼天門,北斗薇垣辨不得?!?br />清 吳偉業(yè) 《思陵長公主挽詩》:“婺宿明河澹,薇垣太白芒?!?/span>
薇垣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垣 | yuán | 土 | 9畫 | 基本字義 垣 yuán(ㄩㄢˊ) ⒈ ?矮墻,墻:短垣。城垣。墻垣。 ⒉ ?城:省垣(省城)。 ⒊ ?官署:諫垣(諫官官署)。 ⒋ ?星的區(qū)域,古代把眾星分為上、中、下三垣。 ⒌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wall 造字法 形聲:從土、亙聲 English low wall |
薇 | wēi | 艸 | 16畫 | 基本字義 薇 wēi(ㄨㄟ) ⒈ ?〔紫薇〕a.落葉小喬木。開紫紅色或白色花,結(jié)球形蒴果。供觀賞;b.這種植物的花。均通稱“滿堂紅”。 ⒉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結(jié)莢果,中有種子五六粒,可食。嫩莖和葉可做蔬菜。通稱“巢菜”、“大巢菜”、“野豌豆”。 異體字 漢英互譯 osmund English Osmunda regalis, a species of fern |
薇垣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薇垣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