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乙
- 拼音mǒu yǐ
- 注音ㄇㄡˇ 一ˇ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某乙[ mǒu yǐ ]
⒈ ?稱(chēng)人的代詞。
⒉ ?自稱(chēng)的代詞。
引證解釋
⒈ ?稱(chēng)人的代詞。
引唐 韓愈 《祭河南張員外文》:“﹝ 韓愈 ﹞謹(jǐn)遣某乙以庶羞清酌之奠,祭于亡友故 河南 縣令 張十二 員外之靈?!?br />《太平廣記》卷一五三引 唐 谷神子 《博異志·趙昌時(shí)》:“聞將家點(diǎn)閲兵姓名聲,呼‘某乙’,即聞唱‘唯’應(yīng)聲?!?/span>
⒉ ?自稱(chēng)的代詞。參見(jiàn)“某甲”。
引唐 劉肅 《大唐新語(yǔ)·郊禪》:“有 唐 嗣天子臣某乙,敢昭告於昊天上帝。”
《敦煌變文集·太子成道變文》:“九龍吐水欲(?。┨?,記(起)腳七步,一手至(指)天,一手至(指)地,口稱(chēng):‘為(唯)我為尊,某乙向上更無(wú)人?!?br />《敦煌變文集·不知名變文》:“某乙蓮花并總不買(mǎi)(賣(mài))?!?/span>
國(guó)語(yǔ)辭典
某乙[ mǒu yǐ ]
⒈ ?假定的代名詞。可用于自稱(chēng),也可虛指某人。
引唐·劉肅《大唐新語(yǔ)·卷一三·郊禪》:「有唐嗣天子臣某乙,敢昭告于昊天上帝?!?br />宋·陳元靚《歲時(shí)廣記·卷八·望白云》:「子候見(jiàn),當(dāng)再拜自陳:某乙乞得給侍輪轂三過(guò)?!?/span>
某乙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huà) | 意思解釋 |
---|---|---|---|---|
乙 | yǐ | 乙 | 1畫(huà) | 基本字義 乙 yǐ(一ˇ) ⒈ ?天干的第二位,用于作順序第二的代稱(chēng)。 ⒉ ?指代一方:甲方乙方。乙型腦炎。 ⒊ ?中國(guó)古代樂(lè)譜的記音符號(hào),相當(dāng)于簡(jiǎn)譜“7”。 ⒋ ?姓。 異體字 鳦 乚 漢英互譯 second 造字法 象形:像植物屈曲生長(zhǎng)的樣子 English second; 2nd heavenly stem |
某 | mǒu | 木 | 9畫(huà) | 基本字義 某 mǒu(ㄇㄡˇ) ⒈ ?代替不明確指出的人、地、事、物等:某人。某處。某國(guó)。 ⒉ ?自稱(chēng)(代替“我”或名字):某姓李。 異體字 厶 梅 漢英互譯 certain、som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ertain thing or person |
某乙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某乙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