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秫
- 拼音shǔ shú
- 注音ㄕㄨˇ ㄕㄨˊ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黍秫[ shǔ shú ]
⒈ ?黍和秫。子實(shí)都具黏性,可釀酒。
引證解釋
⒈ ?黍和秫。子實(shí)都具黏性,可釀酒。參閱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穀二·黍》。
引《管子·輕重丁》:“正月之朝,穀之始也。日至百日,黍秫之始也。”
《周書(shū)·異域傳下·波斯》:“其五穀及禽獸等,與中夏畧同,唯無(wú)稻及黍秫?!?br />宋 晁沖之 《東陽(yáng)山人僻居》詩(shī):“旁山多闢黍秫田,碧溪東流汲春醖。”
黍秫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huà) | 意思解釋 |
---|---|---|---|---|
黍 | shǔ | 黍 | 12畫(huà) | 基本字義 黍 shǔ(ㄕㄨˇ) ⒈ ?〔黍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葉線形,子實(shí)淡黃色,去皮后稱(chēng)黃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 異體字 漢英互譯 millet 造字法 形聲:從禾、雨聲 English glutinous millet; KangXi radical number 202 |
秫 | shú | 禾 | 10畫(huà) | 基本字義 秫 shú(ㄕㄨˊ) ⒈ ?黏高粱,可以做燒酒,有的地區(qū)泛指高粱:秫秸。秫米(高粱米)。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從禾、術(shù)聲 English glutinous variety of millet |
黍秫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黍秫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