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籬
- 拼音zhǐ lí
- 注音ㄓˇ ㄌ一ˊ
- 繁體枳籬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枳籬[ zhǐ lí ]
⒈ ?枳木籬笆。
引證解釋
⒈ ?枳木籬笆。
引《晉書·成都王穎傳》:“穎 乃造棺八千餘杖,以 成都 國秩為衣服,斂祭,葬於 黃橋 北,樹枳籬為之塋域?!?br />唐 韓偓 《南安寓止》詩:“此地三年偶寄家,枳籬茅廠共桑麻。”
枳籬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枳 | zhǐ | 木 | 9畫 | 基本字義 枳 zhǐ(ㄓˇ) ⒈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多刺,果實黃綠色,味酸不可食,可入藥(亦稱“枸橘”):枳實(中藥稱“枳”、“構(gòu)櫞”等的近成熟的果實)。枳殼(中藥稱“枳”、“枸櫞”等的成熟的果實)。 造字法 形聲:從木、只聲 English trifoliate orange; hedge thorn; (Cant.) a plug |
籬 | lí | 竹 | 16畫 | 基本字義 籬(籬) lí(ㄌ一ˊ) ⒈ ?用竹、葦、樹枝等編成的圍墻屏障:籬笆(“笆”讀輕聲)。樊籬。籬落。籬墻?;h柵?;h障。 異體字 籬 ? 造字法 形聲:從竹、離聲 English bamboo or wooden fence; hedge |
枳籬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枳籬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