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龍
- 拼音zhuó lóng
- 注音ㄓㄨㄛˊ ㄌㄨㄥˊ
- 繁體濯龍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濯龍[ zhuó lóng ]
⒈ ?漢代宮苑名。在洛陽西南角。
⒉ ?池名。
⒊ ?廄名。
引證解釋
⒈ ?漢 代宮苑名。在 洛陽 西南角。
引《后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帝幸 濯龍 中,并召諸才人?!?br />《后漢書·桓帝紀》:“庚午,祠 黃 老 於 濯龍宮?!?br />唐 杜甫 《往在》詩:“侍祠恧先路,掖垣邇 濯龍?!?br />借指皇室。 唐 武元衡 《昭德皇后挽歌詞》:“國門車馬會,多是濯龍親?!?/span>
⒉ ?池名。
引《文選·張衡<東京賦>》:“濯龍、芳林,九谷八溪?!?br />薛綜 注引《洛陽圖經(jīng)》:“濯龍,池名。”
南朝 陳 徐陵 《洛陽道》詩之二:“濯龍 望如霧,河橋渡似雷?!?/span>
⒊ ?廄名。
濯龍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濯 | zhuó zhào | 氵 | 17畫 | 基本字義 濯 zhuó(ㄓㄨㄛˊ) ⒈ ?洗:濯足。 ⒉ ?〔濯濯〕形容山無草木,光禿禿的,如“濯濯童山”。 ⒊ ?祓除罪惡。 其他字義 濯 zhào(ㄓㄠˋ) ⒈ ?古通“棹”。 異體字 漢英互譯 wash 造字法 形聲:從氵、翟聲 English wash out, rinse; cleanse |
龍 | lóng | 龍 | 5畫 | 基本字義 龍(龍) lóng(ㄌㄨㄥˊ) ⒈ ?傳說中的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神異動物,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云作雨:龍舟。龍燈。龍宮。龍駒(駿馬,喻才華出眾的少年)。畫龍點睛。龍蟠虎踞。 ⒉ ?古生物學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恐龍。 ⒊ ?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稱關(guān)于皇帝的東西:龍顏。龍體。龍袍。 ⒋ ?姓。 異體字 龍 竜 龒 ? ? 漢英互譯 dragon、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
濯龍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濯龍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