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敦
- 拼音hún dūn
- 注音ㄏㄨㄣˊ ㄉㄨㄣ
- 繁體渾敦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渾敦[ hún dūn ]
⒈ ?同“渾沌”。
引證解釋
⒈ ?同“渾沌”。按,昏蜑,即渾蛋。
引《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為 帝江 也?!?br />《左傳·文公十八年》:“昔 帝鴻氏 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德,丑類惡物。頑嚚不友,是與比周,天下之民謂之 渾敦?!?br />杜預(yù) 注:“渾敦,不開通之貌?!?br />按,渾敦,《史記·五帝本紀》作“渾沌”。 章炳麟 《新方言·釋言》:“《左傳》‘渾敦’, 杜 解謂不開通之貌。 《莊子·應(yīng)帝王篇》:‘中央之帝為 渾沌,無七竅’,亦此義也。今音轉(zhuǎn)謂人不開通者為昏蜑?!?/span>
國語辭典
渾敦[ hùn dūn ]
⒈ ?相傳為堯舜時四兇中的驩兜,為人不分是非、善惡。見《左傳·文公十八年》。后用以指 冥頑糊涂、不開通。也作「渾沌」。
⒉ ?模糊不分明的樣子。也作「渾沌」。
引《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也。」
渾敦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渾 | hún | 氵 | 9畫 | 基本字義 渾(渾) hún(ㄏㄨㄣˊ) ⒈ ?水不清,污濁:渾水摸魚。渾濁。 ⒉ ?罵人糊涂,不明事理:渾人。渾話。渾蛋。渾渾噩噩。 ⒊ ?全,滿:渾身。渾然。 ⒋ ?天然的,淳樸的:渾古。渾樸。渾厚。 ⒌ ?簡直:“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⒍ ?姓。 異體字 渾 漢英互譯 muddy、turbid、unsophisticated、whole 相關(guān)字詞 清 造字法 形聲:從氵、軍聲 English muddy, turbid; blend, merge, mix |
敦 | dūn duì | 攵 | 12畫 | 基本字義 敦 dūn(ㄉㄨㄣ) ⒈ ?厚道,篤厚:敦樸。敦厚。敦實。 ⒉ ?誠心誠意:敦聘。敦請。 ⒊ ?督促:“使虞敦匠”。敦勸。敦促。 ⒋ ?姓。 其他字義 敦 duì(ㄉㄨㄟˋ) ⒈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異體字 墩 憞 ? 漢英互譯 honest、sincere 造字法 形聲:從攵、享聲 English esteem; honest, candid, sincere |
渾敦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渾敦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