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義
- 拼音tōng yì
- 注音ㄊㄨㄥ 一ˋ
- 繁體通義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通義[ tōng yì ]
⒈ ?普遍適用的道理與法則。
⒉ ?疏通大義。常用為書(shū)名,指概述性的著作,如:《白虎通義》;《文史通義》。
引證解釋
⒈ ?普遍適用的道理與法則。
引《孟子·滕文公上》:“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漢書(shū)·張湯傳》:“夫襃有德,賞有功,古今之通義也。”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下:“將佐有敗,元帥必任其責(zé)。 諸葛亮 為大將軍, 馬謖 之?dāng)。涤覍④?。此古今通義也?!?br />清 李漁 《閑情偶寄·種植·木本》:“是花皆有正面,有反面,有側(cè)面,正面宜向陽(yáng),此種花通義也?!?/span>
⒉ ?疏通大義。常用為書(shū)名,指概述性的著作,
例如:《白虎通義》;《文史通義》。
國(guó)語(yǔ)辭典
通義[ tōng yì ]
⒈ ?常則。
引《孟子·滕文公上》:「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
《漢書(shū)·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通義也?!?/span>
通義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huà) | 意思解釋 |
---|---|---|---|---|
義 | yì | 丶 | 3畫(huà) | 基本字義 義(義) yì(一ˋ) ⒈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dòng):正義。義不容辭。義無(wú)反顧。仗義直言。 ⒉ ?合乎正義或公益的:義舉。義務(wù)。義憤。義演。見(jiàn)義勇為。 ⒊ ?情誼:義氣。恩義。義重如山。 ⒋ ?意思,人對(duì)事物認(rèn)識(shí)到的內(nèi)容:意義。含義。釋義。微言大義。 ⒌ ?指認(rèn)為親屬的:義父。 ⒍ ?人工制造的(人體的部分):義齒。義肢。 ⒎ ?姓。 異體字 義 漢英互譯 adopted、artificial、justice、meaning、relationship、righteousness 造字法 原為會(huì)意 Engl |
通 | tōng | 辶 | 10畫(huà) | 基本字義 通 tōng(ㄊㄨㄥ) ⒈ ?沒(méi)有阻礙,可以穿過(guò),能夠達(dá)到:通風(fēng)。通天。通氣。通宵。通行。通過(guò)。通衢。貫通。四通八達(dá)。曲徑通幽。 ⒉ ?懂得,徹底明了:通曉。通徹。通今博古。通情達(dá)理。 ⒊ ?傳達(dá):通令。通訊。通報(bào)。通告。通知。通緝。通諜。 ⒋ ?往來(lái)交接:通敵。通商。通郵。通融。通假( jiǎ )(漢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溝通。 ⒌ ?普遍、全:通才(指知識(shí)廣博,具有多種才能的人)。通論。通體。通身。通讀。通常。通 |
通義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通義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