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故
- 拼音zhǎng gù
- 注音ㄓㄤˇ ㄍㄨˋ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掌故[ zhǎng gù ]
⒈ ?歷史上的制度、文化沿革以及人物事跡等。
例孝文、孝武因襲掌故,未遑講試?!妒酚洝敳吡袀鳌?/span>
英anecdotes;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掌固”。官名。 漢 置,太常屬官,掌管禮樂制度等的故實。
引《史記·儒林列傳》:“是時 伏生 年九十餘,老,不能行,於是乃詔太常使掌故 朝錯 往受之?!?br />《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宜命掌故悉奏其儀而覽焉?!?br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梁元帝表》:“久應旁求掌故,咨詢天官,斟酌繁昌,經營高邑。”
南朝 宋 鮑照 《論國制啟》:“伏見 彭城國 舊制,猶有數卷,雖多殊革,大綱可依,愚謂宜令掌固刊而撰之?!?br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八:“平原 猶豫不能決,欲留其人,處以掌故,其人力辭,竟去。”
清 盧文弨 《鍾山札記·掌固》:“固,本與‘故’通,掌故亦可作‘掌固’……與《周禮·夏官》之掌固,其職自殊?!?/span>
⒉ ?舊制舊例;故事,史實。
引《史記·龜策列傳》:“孝文、孝景 因襲掌故,未遑講試?!?br />宋 岳珂 《愧郯錄·服章入銜》:“此南渡而后,掌故散訛之失也?!?br />《明史·楊廷和傳》:“好考究掌故、民瘼、邊事及一切法家言?!?br />清 韓泰華 《無事為福齋隨筆》卷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於朝章掌故也,明於兵刑錢穀也。”
魯迅 《且介亭雜文·買<小學大全>記》:“為了文字獄,使士子不敢治史,尤不敢言近代事,但一面卻也使昧于掌故?!?/span>
國語辭典
掌故[ zhǎng gù ]
⒈ ?國家的故事、史實、慣例。即今一國的典章制度或故事傳說。
引《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傳》:「孝文、孝景因襲掌故,未遑講試?!?/span>
⒉ ?職官名。周代時負責防御城池,漢時掌管禮樂制度,唐代則看守倉庫、陳設等。
英語anecdote, tales (esp. about historical figure)?
法語anecdote
掌故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掌 | zhǎng | 手 | 12畫 | 基本字義 掌 zhǎng(ㄓㄤˇ) ⒈ ?手心,腳心:掌心。手掌。腳掌。鼓掌。易如反掌。 ⒉ ?用巴掌打:掌嘴。 ⒊ ?把握,主持,主管:掌管。掌權。掌勺。掌柜。 ⒋ ?鞋底或牲口蹄子底下的東西:鞋掌。馬掌兒。 ⒌ ?〔掌故〕關于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傳說。 ⒍ ?姓。 異體字 仉 漢英互譯 control、horseshoe、palm、shoe sole、sole 造字法 形聲:從手、堂省聲 English palm of hand, sole of foot, paw |
故 | gù | 攵 | 9畫 | 基本字義 故 gù(ㄍㄨˋ) ⒈ ?意外的事情:事故。變故。故障。 ⒉ ?原因:緣故。原故。 ⒊ ?有心,存心:故意。故殺(有意謀殺)。明知故犯。 ⒋ ?老,舊,過去的,原來的:故事(a.舊事,成例;b.有連貫性的比較完整的事情,比較適合于口頭講述,“事”讀輕聲)。故人。故鄉(xiāng)。故土(故鄉(xiāng))。故園(故鄉(xiāng))。故居。故國(故鄉(xiāng),亦指祖國)。故紙堆(泛指舊而多的文籍)。革故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舊的,建立新的)。故 |
掌故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掌故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