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賦
- 拼音cí fù
- 注音ㄘˊ ㄈㄨˋ
- 繁體辭賦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辭賦[ cí fù ]
⒈ ?古代一種文體,起源于戰(zhàn)國時(shí)代。漢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賦稱為楚辭,后人泛稱賦體文學(xué)為辭賦。
英a literary form,sentimental or descriptive composition,often rhymed;
引證解釋
⒈ ?文體名。 戰(zhàn)國 時(shí) 楚 屈原 有《離騷》, 荀卿 有《賦篇》,為賦之先河。至 漢 而賦體大盛,名 屈原 等所作為《楚辭》。常以辭賦并稱。辭賦講求聲調(diào),以抒情為主,注意排比鋪陳。其后以行文駢散之異而分為駢賦、文賦。
引《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會(huì) 景帝 不好辭賦,是時(shí) 梁孝王 來朝,從游説之士 齊 人 鄒陽、淮陰 枚乘、吳 莊忌夫子 之徒, 相如 見而説之,因病免,客游 梁。”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名儒辭賦,莫不擬其儀表,所謂金相玉質(zhì),百世無匹者也?!?br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予謂 老子 《道德篇》,為玄言之祖; 屈 宋 《離騷》,為辭賦之祖; 司馬遷 《史記》,為紀(jì)傳之祖。后人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圓不能過規(guī)矣。”
清 姚鼐 《<古文辭類纂>序目》:“辭賦類者,《風(fēng)》《雅》之變態(tài)也。 楚 人最工為之,蓋非獨(dú) 屈子 而已?!?br />宋 高承 《事物紀(jì)原·學(xué)校貢舉·辭賦》:“唐 天寶 十三載,始試詩賦,蓋用 梁 陳 之意云,科舉之以辭賦,此其初也。”
國語辭典
辭賦[ cí fù ]
⒈ ?文體名。漢代劉向集屈原等所作的賦為楚辭,故后人泛稱賦體文學(xué)為「辭賦」。以抒情為主,講求聲調(diào)之美,并注重排比鋪陳。
辭賦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賦 | fù | 貝 | 12畫 | 基本字義 賦(賦) fù(ㄈㄨˋ) ⒈ ?舊指田地稅:田賦。賦稅。 ⒉ ?中國古典文學(xué)的一種文體。 ⒊ ?念詩或作詩:登高賦詩。 ⒋ ?給予,亦特指生成的資質(zhì):賦予。賦有。天賦。稟賦。 ⒌ ?古同“敷”,鋪陳,分布。 異體字 賦 ? 漢英互譯 endow with、tax、ode 造字法 形聲:從貝、武聲 English tax; give; endow; army; diffuse |
辭 | cí | 辛 | 13畫 | 基本字義 辭(辭) cí(ㄘˊ) ⒈ ?告別:告辭。辭訣。辭行。辭世。辭別。 ⒉ ?不接受,請(qǐng)求離去:辭職。辭呈。 ⒊ ?躲避,推托:不辭辛苦。辭讓。辭謝。推辭。 ⒋ ?解雇:辭退。 ⒌ ?同“詞”。 ⒍ ?優(yōu)美的語言:辭藻。修辭。 ⒎ ?講話;告訴:“請(qǐng)辭于軍”。 ⒏ ?文體的一種:辭賦。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異體字 辭 辝 辤 漢英互譯 diction、phraseology、take leave 造字法 會(huì)意:從舌、從辛 English words, speech, expression, phrase |
辭賦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辭賦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