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筆
- 拼音zǎi bǐ
- 注音ㄗㄞˇ ㄅ一ˇ
- 繁體載筆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載筆[ zǎi bǐ ]
⒈ ?攜帶文具以記錄王事。
⒉ ?借指史官。
引證解釋
⒈ ?攜帶文具以記錄王事。
引《禮記·曲禮上》:“史載筆,士載言?!?br />鄭玄 注:“筆,謂書具之屬?!?br />孔穎達 疏:“史,謂國史,書録王事者。王若舉動,史必書之;王若行往,則史載書具而從之也?!?br />南朝 齊 謝朓 《始出尚書省》詩:“趨事辭宮闕,載筆陪旌棨?!?br />清 張廷璐 《恭和御制秋蒐雜紀元韻》:“從知蒐獵關戎政,載筆還須付 馬 枚。”
⒉ ?借指史官。
引《新唐書·褚遂良傳》:“對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職載筆,君舉必書。’”
宋 蘇軾 《賜翰林學士中大夫兼侍讀趙彥若辭免國史修撰不允詔》:“卿學世其家,宜居載筆之地;官宿其業(yè),已奏殺青之書?!?br />章炳麟 《信史上》:“近古之載筆者,固未有若 遷 固 者矣。”
⒊ ?南 北朝 時,韻文稱文,散文稱筆。后以載筆指史傳、制疏、表奏一類文字。
引《梁書·任昉傳》:“昉 雅善屬文,尤長載筆?!?br />明 徐賁 《送曾伯滋赴西河將幕》詩:“知公能載筆,草檄報邊聲?!?br />劉師培 《論說部與文學之關系》:“然艸野載筆,黑白混淆,優(yōu)者足補史冊之遺,下者轉昧是非之實。”
載筆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載 | zǎi zài | 車 | 10畫 | 基本字義 載(載) zǎi(ㄗㄞˇ) ⒈ ?年;歲:千載難逢。三年兩載。 ⒉ ?記錄;刊登;描繪:記載。連載。轉載。 其他字義 載(載) zài(ㄗㄞˋ) ⒈ ?裝,用交通工具裝:載客。載貨。載重。載體。裝載。滿載而歸。 ⒉ ?充滿:怨聲載道。 ⒊ ?乃,于是(古文里常用來表示同時做兩個動作):載歌載舞。 ⒋ ?姓。 異體字 載 縡 漢英互譯 carry、hold、record、year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load; carry; transport, convey |
筆 | bǐ | 毛 | 10畫 | 基本字義 筆(筆) bǐ(ㄅ一ˇ) ⒈ ?寫字、畫圖的工具:毛筆。鋼筆。鉛筆。筆架。筆膽。 ⒉ ?組成漢字的點、橫、直、撇、捺等:筆畫。筆順。筆形。筆道。 ⒊ ?用筆寫,寫作的:筆者。代筆。筆耕。筆談。筆誤。筆譯。筆戰(zhàn)。筆名。 ⒋ ?寫字、畫畫、作文的技巧或特色:筆體。筆法。筆力。文筆。工筆。曲筆。伏筆。 ⒌ ?像筆一樣直:筆直。筆挺。筆陡。 ⒍ ?量詞,指錢款:一筆錢。 ⒎ ?指散文:“謝玄暉善為詩,任彥升工于筆”。隨筆。 異 |
載筆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載筆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