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襲
- 拼音yǎn xí
- 注音一ㄢˇ ㄒ一ˊ
- 繁體掩襲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掩襲[ yǎn xí ]
⒈ ?突然襲擊。
例恐楊秀清乘機(jī)掩襲,故不敢遠(yuǎn)離。——《洪秀全演義》
英launch a surprise attack; pounce the enemy;
引證解釋
⒈ ?突然襲擊。
引《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內(nèi)相掩襲?!?br />李善 注:“《左氏傳》曰:‘凡師輕曰襲?!?杜預(yù) 曰:‘掩其不備也?!?br />《晉書·慕容垂載記》:“臣息 農(nóng) 收集故營(yíng),以備不虞,而 石越 傾 鄴城 之眾,輕相掩襲,兵陣未交, 越 已隕首。”
宋 李綱 《與呂安老提刑書》:“今茲水涸,正可掩襲。”
⒉ ?承襲。
引章炳麟 《與鄧實(shí)書》:“王壬秋 可謂游於其藩,猶多掩襲聲華,未能獨(dú)往?!?/span>
⒊ ?猶風(fēng)靡。
引梁?jiǎn)⒊?《中國(guó)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shì)》第六章第二節(jié):“當(dāng)時(shí)道家言極盛,全國(guó)為所掩襲,莫能奪之?!?/span>
國(guó)語(yǔ)辭典
掩襲[ yǎn xí ]
⒈ ?乘敵不備而襲擊之。也作「掩殺」。
引《宋史·卷二八九·葛霸傳》:「濁流砦兵叛,殺官吏潰去,懷敏發(fā)兵掩襲,盡誅其黨。」
近偷襲
掩襲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掩 | yǎn | 扌 | 11畫 | 基本字義 掩 yǎn(一ㄢˇ) ⒈ ?遮蔽,遮蓋:掩護(hù)。掩體。掩飾。掩映。掩蓋。掩蔽。掩埋。掩人耳目。瑕不掩瑜。藏瑕掩疵。 ⒉ ?關(guān),合:掩閉。掩門。掩卷。 ⒊ ?門、窗、箱柜等關(guān)合時(shí)夾住了東西:掩了手。 ⒋ ?乘人不備而襲擊或捉拿:掩殺。掩擊。掩襲。 異體字 奄 揜 漢英互譯 attack by surprise、close、cover、hide 造字法 形聲:從扌、奄聲 English to cover (with the hand); shut, conceal; ambush |
襲 | xí | 衣 | 11畫 | 基本字義 襲(襲) xí(ㄒ一ˊ) ⒈ ?趁敵人不備時(shí)攻擊:襲擊。襲擾。夜襲。偷襲。侵襲。 ⒉ ?觸及:寒氣襲人。“芳菲菲兮襲予”。 ⒊ ?照樣做,照樣繼續(xù)下去:因襲。沿襲。世襲。 ⒋ ?量詞,指成套的衣服:衣一襲。 ⒌ ?衣上加衣,引申為重迭:“襲朝服”?!吧饺u,陟”。 ⒍ ?合,和:“齊秦襲”。 異體字 襲 ? 漢英互譯 follow the pattern of、raid 造字法 形聲:下形上聲 |
掩襲的近義詞
掩襲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