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詩
- 拼音jù shī
- 注音ㄐㄨˋ ㄕ
- 繁體劇詩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劇詩[ jù shī ]
⒈ ?詩劇。用詩體對話寫成的劇本。
引證解釋
⒈ ?詩劇。用詩體對話寫成的劇本。
引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至其杰作,尤在劇詩?!?br />朱自清 《中國歌謠》二:“頌即為祭禮之樂章,可以用之于樂歌,亦可以用之于樂舞……所以 商 周 的頌亦可以作為 商 周 時代的劇詩。”
朱光潛 《詩論·詩與樂的節(jié)奏四》:“劇詩和敘事詩都近乎談話,語言的節(jié)奏重于音樂的節(jié)奏?!?/span>
國語辭典
劇詩[ jù shī ]
⒈ ?以戲劇形式或技巧表現(xiàn)的抒情詩或敘事詩。西元一八四二年,白朗寧以「戲劇抒情詩」為其詩集的副標題,遂有「劇詩」之名。一般而言,劇詩只宜于閱讀,不適合演出。如英國詩人拜倫,即擅長此種詩體。中國的傳統(tǒng)歌舞劇,唱詞用曲牌或詩句式,學 者也稱為「劇詩」。
⒉ ?專指戲劇中以詩的形式表現(xiàn)的部分。如對白用抒情詩或敘事詩表現(xiàn)。
劇詩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詩 | shī | 讠 | 8畫 | 基本字義 詩(詩) shī(ㄕ) ⒈ ?文學體裁的一種,通過有節(jié)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fā)情感:詩歌。詩話(①評論詩人、詩歌、詩派以及記錄詩人議論、行事的著作;②古代說唱藝術的一種)。詩集。詩劇。詩篇。詩人。詩章。詩史。吟詩。 ⒉ ?中國古書名,《詩經》的簡稱。 異體字 詩 漢英互譯 longs and shorts、poem、poesy、poetry、verse 造字法 形聲:從讠、寺聲 |
劇 | jù | 刂 | 10畫 | 基本字義 ?。▌。?jù(ㄐㄨˋ) ⒈ ?厲害,猛烈,迅速:劇變。劇痛。劇烈。劇毒。加劇。 ⒉ ?文藝的一種形式,作家把一定的主題編出來,利用舞臺由演員化裝演出:戲劇。劇本。劇情。劇種。劇院。劇壇。京劇。話劇。 ⒊ ?姓。 異體字 劇 勮 漢英互譯 drama、intense、play、severe 造字法 形聲:從刂、居聲 English theatrical plays, opera, drama |
劇詩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劇詩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