謚典
- 拼音shì diǎn
- 注音ㄕˋ ㄉ一ㄢˇ
- 繁體謚典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謚典[ shì diǎn ]
⒈ ?亦作“謚典”。
⒉ ?贈(zèng)謚的儀節(jié)。
⒊ ?謚法。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諡典”。
⒉ ?贈(zèng)謚的儀節(jié)。
引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有合謚典,無愆前志,詢諸友好,宜謚曰 靖節(jié)徵士?!?br />明 鹿善繼 《請謚揭》:“今諡典集議,職何敢私避以遏先德,謹(jǐn)陳崖略,恭候大君子公評?!?br />《清史稿·禮志六》:“乾隆 四十一年,定 明 代殉國諸臣,既邀諡典,并許入祠?!?/span>
⒊ ?謚法。參見“謚法”。
引宋 樓鑰 《成恭皇后改謚議》:“謹(jǐn)攷之諡典曰:‘夙夜警戒曰成;謙而好禮曰恭?!?/span>
謚典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謚 | shì | 讠 | 12畫 | 基本字義 謚(謚) shì(ㄕˋ) ⒈ ?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評給的稱號(hào):謚號(hào)。謚法。謚寶(帝王陵墓中,刻有帝后謚號(hào)的印璽)。 ⒉ ?叫作,稱為:“身死無名,謚為至愚”。 異體字 謚 諡 造字法 形聲:從讠、益聲 English to confer posthumous titles |
典 | diǎn | 八 | 8畫 | 基本字義 典 diǎn(ㄉ一ㄢˇ) ⒈ ?可以作為標(biāo)準(zhǔn)的書籍:典籍。字典。詞典。經(jīng)典。引經(jīng)據(jù)典。 ⒉ ?標(biāo)準(zhǔn),法則:典章。典制。典故(a.典制和掌故;b.詩文里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典范。典雅。典禮。典型。 ⒊ ?指典禮:盛典。大典。 ⒋ ?主持,主管:典試(主持科舉考試之事)。典獄。 ⒌ ?活買活賣,到期可以贖:典賣。典押。典契。 ⒍ ?姓。 異體字 ? 敟 漢英互譯 allusion、ceremony、law、standard 造字法 會(huì)意:從曲、從八 English law, canon |
謚典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謚典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