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制
- 拼音zhōng zhì
- 注音ㄓㄨㄥ ㄓ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中制[ zhōng zhì ]
⒈ ?中等規(guī)格。合乎中庸之道的典章、制度。謂從中干預(yù)。
引證解釋
⒈ ?中等規(guī)格。
引《周禮·考工記·弓人》:“弓長六尺有六寸,謂之上制,上士服之;弓長六尺有三寸,謂之中制,中士服之;弓長六尺,謂之下制,下士服之?!?br />鄭玄 注:“人各以其形貌大小服其弓。”
賈公彥 疏:“此以弓有長短三等,人亦有長短三等而言,取其弓與人相稱之事?!?/span>
⒉ ?合乎中庸之道的典章、制度。
引《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骸翱鬃?曰:‘奢則不遜,儉則固?!瘍€非圣人之中制也?!?br />《新唐書·儒學(xué)傳中·王元感》:“故先王立其中制,使情文兩稱,是以祥則縞帶素紕,禫則無不佩?!?br />宋 蘇轍 《辭戶部侍郎札子》:“方欲酌今昔之中制,采吏民之公言?!?br />清 惲敬 《三代因革論一》:“圣人治天下……必將有以合乎人情之所宜。是故中制者,圣人之法也?!?/span>
⒊ ?謂從中干預(yù)。
引《宋史·岳飛傳》:“帝答曰:‘有臣如此,顧復(fù)何憂,進止之機,朕不中制?!?br />明 張居正 《答郭華溪》:“一切剿處事宜,公所畫俱當(dāng),惟公自裁,便宜行之,不敢中制?!?/span>
中制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制 | zhì | 刂 | 8畫 | 基本字義 制(製) zhì(ㄓˋ) ⒈ ?規(guī)定: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憲。 ⒉ ?限定,約束,管束:制止。制裁。專制。制約。抵制。節(jié)制。制動。制海權(quán)。 ⒊ ?法規(guī),制度:民主集中制。公有制。 ⒋ ?依照規(guī)定的標(biāo)準(zhǔn)做的:制錢(中國明、清兩代稱本朝的銅錢)。制服。 ⒌ ?古代帝王的命令:制誥。 ⒍ ?古代父母死亡守喪;守制。 ⒎ ?造,作:制造。制做。制品。制圖。制革。制版。如法炮( páo )制。 異體字 剬 製 漢英互譯 make、manufacture、r |
中 | zhōng zhòng | 丨 | 4畫 | 基本字義 中 zhōng(ㄓㄨㄥ) ⒈ ?和四方、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中心。當(dāng)( dàng )中。中原。中華。 ⒉ ?在一定范圍內(nèi),里面:暗中。房中。中飽。 ⒊ ?性質(zhì)或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輟(中途停止進行)。中等。中流砥柱。 ⒋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在研究中。 ⒌ ?特指“中國”:中式。中文。 ⒍ ?適于,合于:中看。 其他字義 中 zhòng(ㄓㄨㄥˋ) ⒈ ?恰好合上:中選。中獎。中意(會意,滿意)。 ⒉ ?受到,遭受:中毒。中計。 ⒊ ?科 |
中制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中制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